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7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301篇
基础科学   40篇
  153篇
综合类   2742篇
农作物   240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1870篇
园艺   532篇
植物保护   71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鸡源霉形体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乌鲁木齐市2个大型鸡场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滑液囊霉形体(M.synoviae,MS)感染情况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进行了血清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凝集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6.92%和35.90%,其中商品鸡场MG和MS的阳性率分别为82.50%和52.50%。从凝似MG、MS感染鸡的气管、肺、气囊、鼻裂和跗关节腔分离到19株分离物。经初步鉴定,分离物均为霉形体属成员。用生化和血清学及其他生物学方法,对这些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6株为MG,3株为MS,其余10株也属于霉形体。  相似文献   
32.
2001年12月份郑州市某养鸡场所饲养的2800只13周龄和2600只300日龄罗曼蛋鸡分别出现不同程度以气管罗音、怪叫且叫声沙哑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症状;鸡群采食量下降。随后产蛋鸡群出现产蛋率下降,部分蛋壳质浅、蛋重轻,软壳蛋、白皮蛋增多;粪便稀;发病率30%,死亡率达0.6%,死亡高峰出现在发病后第11~15天,此时部分鸡出现严重腹泻。发病期间曾用喘霸、泰乐星、克喘康、氧氟沙星等药,无明显效果;抗病毒药无疗效。经过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鸡毒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3.
34.
慢性非进行性肺炎(CNP)是在新西兰幼龄绵羊中最为流行的一种疾病。除了生长速度缓慢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外,患本病的绵羊几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在遇到应激的情况下,存在的亚临床CNP病变则可能演发成比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急性纤维蛋白性肺炎、肺脓肿和胸膜炎,并且常常可使绵羊致死。与CNP类似的疾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并被冠以不同的名称。虽然本病广为传播并且已认识多年,但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研究表明,除了主要涉及羊肺炎霉形体外,溶血性巴氏杆菌和副百日咳博代氏菌也在本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本对新西兰和其他一些国家对本病进行的调查和试验研究以及本病的致病原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5.
木霉拮抗整齐小菌核菌株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36.
2003年7月,本镇新舍村一个体禽场饲养1500只农大粉褐3号蛋鸡,因食用霉玉米中毒,引起产蛋率下降、厌食、死亡,先后共死亡30多只蛋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现将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一、发病情况 某场饲养的4000套罗曼褐壳父母代种鸡从21周龄开始产蛋,并缓慢上升,至23周龄产蛋率达79%时,突然出现产蛋下降,1~3天内每天下降80枚左右,以后每天均有少量下降,至26周龄时产蛋量从原来的每天3160枚下降到2700枚,且畸形、白壳蛋增加1%~2%。鸡群白天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在夜晚关灯后,出现咳嗽、  相似文献   
38.
39.
40.
据1981~1983年9个哈密瓜生产基地根颈部病害的病原成份调查表明,哈密瓜疫病的优势种为掘氏疫霉菌(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为澄清在新疆掘氏疫霉的寄主范围,1989~1990年用1981年采自鄯善县哈密瓜上分离的单孢(Phy-6)菌株,在温室平均温度25~28℃条件下对5科25种自然根颈感病的栽培作物作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本菌是葫芦科大多数作物的重要致病菌,并可侵染棉花和红花;在有伤口条件下可以侵染南瓜、西葫芦和茄株;对苦瓜、丝瓜,豆科作物的豇豆、四季豆、菊科的向日葵、茄科的蕃茄、辣椒、烟草、马铃薯、蔷薇科草莓(植株)等均不能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