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林业   181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425篇
  353篇
综合类   933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93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149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体重和温度对草鱼摄食小浮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浮萍的摄食能力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草鱼控制小江回水区浮萍暴发提供依据。草鱼(体重29.7~491.2 g)取自红安县中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渔场,小浮萍种源采自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黄莲坝库湾。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草鱼对小浮萍的最大摄食量、最大摄食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温(25.82±0.57)℃条件下,随着体重的增加(40.36~478.17 g),草鱼的最大摄食量增大,但最大摄食率呈减小的趋势,两者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分别为C_(max)=2.460W~(0.779),FR_(max)=246.0W~(-0.221);水温(16.55~30.50℃)对草鱼的最大摄食量和最大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最大摄食量和最大摄食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分别为C_(max)=0.074T~(2.045),FR_(max)=0.164T~(1.940);建立的预测不同温度和体重条件下草鱼对小浮萍最大摄食率的模型为:FR_(max)=0.410T~(1.940)W~(-0.221)。  相似文献   
92.
不同人工饲料配方组成对家蚕摄食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家蚕人工饲料配方,探讨人工饲料配方的营养组成对养蚕的效果。试验以“华广”、“夏广”为供试品种,养蚕成绩表明,对“华广”品种,用含春桑嫩芽叶粉配方比含秋桑嫩芽叶粉配方养蚕效果好;对“夏广”品种,用含绿豆粉配方比含豆粕粉的配方养蚕效果好。  相似文献   
93.
河北省雄县水资源平衡调控试区的地下水回灌水源为上游新盖房控制站的来水。通过新盖房站控制流域的降雨和径流关系的双累积曲张分析,得出不同阶段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年径流系列,建立了径流与降雨的复相关关系,得到了具有代表性的长系列径流资料;分析了计算了径流特征值及下游雄县试区可引用的回灌水量。  相似文献   
94.
高明友  黄俊 《灌溉排水》1998,17(1):56-58
根据水稻发育过程中对水分反应的遗传性理论,经过试验研究,提出在寒冷地区气候条件下,以浅水层淹灌为主,晒田湿润相结合的浅湿型节水灌溉基本模式。在高产和维持相同产量前提下,直播水稻生育期灌水量6676.95m^3/hm^2,节水19.6%,水的生产效率为0.97kg/m^3,“旱育稀植”水稻;厚土层本田灌水量2299.50m63/hm^2,节水59.2%,水的生产效率为3.37kg/m^3;薄土层本田  相似文献   
95.
鲁棉研2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整地、造墒、施基肥 1.1 纯作棉田 鲁棉研28号种子发芽出苗不快,再加上我国北方常年春季多风少雨,整地造墒对确保棉花一播全苗非常重要.提倡冬耕,耕翻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冬耕棉田,翻后可不进行耙耢,以利于土壤冬融熟化和接纳雨雪,早春要顶凌耙耢,以利保墒和春后翻二犁的棉田,翻后要及时耙耢.如有灌溉条件,特别是对于重黏土地,最好进行冬灌造墒.冬灌的时间以昼消夜冻的时期为好,灌水量一般掌握在80~100m3/667m2.冬灌棉田经过冬天的冬融过程,有利于形成疏松的表土层,能减缓蒸发,而且春季地温回升也快.灌溉方法宜采用畦灌,切忌大水漫灌,灌水时要注意灌匀灌透.  相似文献   
96.
滴灌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灌水量及不同灌水间隔时间的马铃薯生长状况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马铃薯适宜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以求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滴灌时,灌水量越大,灌水周期越短,株高越高;茎粗开始衰减的时间比株高要早十几天,且衰减幅度比株高要大。灌水周期最短的处理茎粗却并不是最大,在180 m3/hm2的灌水定额下,灌水周期为5天的处理茎粗值最大。在相同的灌水量下,灌水间隔时间越短的处理马铃薯淀粉含量越高。灌水定额越小,灌水周期对产量的影响就越大;而当灌水定额一定时,灌水周期越短,产量越高;灌水定额为90 m3/hm2,灌水周期为3天的处理产量最高,为28 260 kg/hm2,比7天1灌的处理每公顷产量高出达10 350 kg。  相似文献   
97.
98.
通过对采收第2潮菇后的平菇菌袋先后进行2次注水,结果发现:每袋每次注水量为1.0kg时效果最好,第3至第6潮鲜菇产量之和最高可达1.40 kg,加上第1、第2潮菇的产量,总的生物转化率可达264%,且第2到第6潮菇之间的转潮期大大缩短,依次为9d、11 d、10d、13 d.  相似文献   
99.
0 引言 微灌就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流和水滴,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水方式,是一种精确控制水量的局部灌溉方法.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用管道把水送到每一棵植物的根部,使每一棵植物都得到需要的水量,减少了深层渗漏、地面径流和输水损失,并且可以通过微灌系统施肥施药,便于自动控制,省事省力.该技术适宜在水源缺乏或地形复杂的地方应用.  相似文献   
100.
樟子松 (PinusSrivestrisvar mongolicaLitvin)又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 ,是欧洲赤松的一个地理变种。我国天然樟子松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和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局部沙地 ,在北纬 4 7°10′~ 5 7°30′、东经 118°2 1′~ 12 8°30′之间。樟子松耐干旱、耐瘠薄 ,生长迅速 ,适应性强 ,是优良针叶用材和防风固沙树种。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不仅在东北地区开展了樟子松育苗造林工作 ,而且被引种到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沙区及无林荒山上 ,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河西走廊中部绿洲区于 2 0世纪 70年代就开始了樟子松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