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83篇
  免费   869篇
  国内免费   979篇
林业   674篇
农学   960篇
基础科学   294篇
  2739篇
综合类   9194篇
农作物   527篇
水产渔业   1016篇
畜牧兽医   8588篇
园艺   866篇
植物保护   573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080篇
  2022年   1009篇
  2021年   990篇
  2020年   810篇
  2019年   1042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683篇
  2016年   722篇
  2015年   792篇
  2014年   1277篇
  2013年   1256篇
  2012年   1720篇
  2011年   1787篇
  2010年   1546篇
  2009年   1452篇
  2008年   1492篇
  2007年   1289篇
  2006年   1224篇
  2005年   943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哺乳动物机体中具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系统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物质来保证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保持机体的平衡和稳定。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又发现人与动物机体中的先天性免疫系统中,还具有内在的防御系统。该系统在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后,可诱导机体产生一种具有拮抗微生物的肽类物质—防御素。  相似文献   
972.
诸多研究发现毛竹入侵周围林分提高土壤pH,但未见统计性描述报道。为此,本研究将通过大数据分析证实此现象的普遍性以及探究伴随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变化。本研究收录包含毛竹入侵有关土壤pH变化的42篇文献总计101组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进行深入探讨。在研究土壤养分变化时,本文还结合了团队采集的12个毛竹入侵带的样地数据总计92个样品18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数据组中,84.9%的土壤在经过毛竹入侵后其pH有不同幅度的提升,说明毛竹入侵周围林分普遍提高土壤pH;土壤pH增加幅度随入侵阶段、毛竹纯林时间增加而增加,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入侵针叶林致土壤pH增加的幅度高于阔叶林。入侵的毛竹纯林与原生林相比,总体上显著降低(P<0.05)了土壤全氮(-15.9%)、硝态氮(-21.7%)、全碳(-2.0%),却增加(P<0.05)了土壤有效磷(+54.9%)、铵态氮(+14.7%)和碱解氮(+8.2%)。对27篇包含微生物数据的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毛竹入侵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P<0.05)了放线菌门相对丰度(+25.86%),而降低(P<0.05)了酸杆菌门(-15.49%)、浮霉菌门(-26.66%)、拟杆菌门(-22.58%)的相对丰度。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证明毛竹入侵周围林分提高土壤pH为普遍自然现象,结合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指标的变化推测了导致土壤pH提升的可能机制,毛竹入侵提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表明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正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973.
畜禽接种疫苗后,机体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抵御来自外界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筑起防病抗病的屏障,为畜禽机体提供保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疫苗接种在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中的地位日趋显著,是确保畜禽养殖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74.
何永梅 《农家科技》2007,(11):13-13,14
秸秆腐熟菌剂是采用现代化学、生物技术.经过特殊的生产工艺生产的微生物菌剂.是加工有机肥料的重要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975.
水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没有水,一切生物无法存活,包括我们饲养的鸡和导致鸡生病的各类微生物。怎样给予饲养的鸡以充足的水,保证其健康生长,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微生物获得水,遏止其生长繁殖,是养鸡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976.
《饲料与畜牧》2007,(1):54-54
禽类消化系统简单,消化道短且抗病力差,易感染疾病。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主要通过改善寄主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发挥有益作用。健康动物的消化道内栖息着多种微生物,他们作为一个体系存在,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和动物机体健康;但当动物受饲料变换、运输或疾病等影响引起应激时,胃肠道内微生物群落就会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一些病理性的变化症状。因此,饲喂有益微生物,能够调节胃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和维持动物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应激能力和生产性能,并对一些病毒性细菌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7.
南国春生物系列微肥具有增产、节肥、改土、增加土壤微生物菌群、固氮、解磷、解钾等作用。为了验证其效果做此试验,结果表明:插秧后水稻返青快,有效分蘖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提早成熟,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产量得以提高。说明该肥对土壤具有一定改良作用,能疏松土壤,改变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对水稻根系发育起到促进作用,使根系增长、增粗,增强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使水稻抗性增强,植株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978.
吴平 《广东茶业》2007,(3):15-18
5微生物与"六堡茶"风味,色泽特征的关系杨抚林等研究表明,六堡茶与其它黑茶一样,其滋味是以黄酮类及其氧化产物,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多味综合体,有儿茶素的涩味,咖啡碱的苦味,  相似文献   
979.
双乙酸钠(SDA)添加剂对病原微生物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同时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而增强畜禽的抗病能力,尤以防治畜禽由病原微生物所致的腹泻效果明显。试验通过饲料中双乙酸钠的添加来改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将135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A、B、C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其中一组(C组)设为对照组,另二组分别添加0.1%(A组)、0.2%(B组)的双乙酸钠。以重量为单位空腹称重分组,各组间鸡只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鸡采用垫料平养方式,自由采食…  相似文献   
980.
付欣艳  王亮  邱刚 《畜牧兽医杂志》2007,26(6):109-109,114
抗生素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的需要所产生的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目前抗生素的函义除上述所指的抗生素定义外,还有半合成抗生素,它是以抗生素为基础并对其结构进行改造获得的新化合物;此外,某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微生物药物也属于抗生素,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在兽医临床用药中使用频率较高,在预防各种感染性的疾病中应用极其广泛。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存在不合理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已经逐步显现,包括细菌耐药以及由此产生的顽固性细菌感染、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费用的无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