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65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6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是太岳山主要的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林下植被稀疏,林分质量较差。密度调整对于提高人工林质量,增加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典型地段35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4种密度调整强度(对照处理、20%、30%和50%),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结构、光环境特征和林下植被分布对密度调整的响应。结果表明:1)密度调整显著改变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结构,改善了林下光环境,增加了冠层结构的空间异质性。与对照处理相比,密度调整强度为20%、30%、50%的林分叶面积指数(LAI)分别下降了18.25%、25.76%、37.50%;林分开度分别增加了17.45%、25.37%、42.81%。密度调整强度为20%、30%、50%的林分林下总辐射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3、1.4和2.1倍。2)密度调整改变了林下群落结构,增加了林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密度调整强度为30%的林分物种多样性最高,林下群落结构最复杂。3)相关性分析和CCA排序结果显示,冠层结构与林下物种多样性呈显著相关,能够较好地解释林下物种分布的变化,其中,LAI是引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化的主要因子,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2.
以大兴安岭天然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冠层分析仪对不同抚育间伐后的冠层结构及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冠层结构各项指标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抚育间伐后冠层结构及光环境特征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间伐后冠层结构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天然用材林主要冠层指标林隙分数、开度、叶面积指数、总定点因子和冠下总光合有效辐射通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P<0.01),并且这些指标的相关性不受间伐强度的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余冠层指标林隙分数、开度、直接定点因子、总定点因子和冠下直接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及冠下总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中等间伐强度能极大改善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的合理性,间伐强度为19%时抚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3.
在旷地(相对光强100%)、林窗(18%~23%)、林下(3%~7%)3种自然光环境下,通过比较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前期种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e)和顶级种薄果猴欢喜(Sloanea leptocarpa)的幼苗生长、生物量和光合色素含量,探讨不同生态习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幼苗对光环境的适应及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1)在旷地环境,两种幼苗具有低的比茎长(SSL)、单位鲜重叶绿素(ChlM)、单位面积叶绿素(ChlA)、单位鲜重类胡萝卜素(CarM)和高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以适应高光环境.与四川大头茶相比,薄果猴欢喜具有高的茎生物量比(SMR)、 Car/Chl和低的SSL、叶生物量比LMR(p<0.05); 2)在林下环境,两种幼苗具有高的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 ChlM、 ChlA、 CarM和低的Chl a/b以适应低光环境.与四川大头茶相比,薄果猴欢喜具有更大的SLA,LAR,ChlM,ChlA,CarM和更低的Chl a/b(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种四川大头茶适应旷地光环境的能力略强于顶级种薄果猴欢喜,但适应林下的能力较差.两种幼苗对光适应能力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它们在常绿阔叶林中不同的演替地位.  相似文献   
64.
叶幕微区光环境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叶幕微气候及叶幕微区光环境文献质料的研究,对果树叶幕中光能的截获与分配、光谱与光质的变化以及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苹果园光环境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5.
VC和VE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君 《饲料广角》2000,(12):14-15
自由基对机体的生物学系统有很大的损害作用。自由基包括羟基、次氯酸基、过氧自由基、烃氧基、超氧化物自由基、过氧化氢、单线态氧等,它们一般都是由自主氧化、辐射产生,或源于某些氧化酸、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动。同样,在呼吸受损时,粘性白细胞的吞噬,也产生氧自由基,以破坏细胞病原体。然而若这些氧活性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的话,随后就会对健康的细胞造成损伤。抗氧化剂的作用是稳定这些高活性的自由基,因而可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因此,抗氧化剂对人和动物的免疫保护和健康十分  相似文献   
66.
为了探讨抚育间伐对栓皮栎人工林及其目标树光环境的影响,在登封林场40a生栓皮栎人工林内设置了2块面积为1hm~2固定样地(分别为间伐和对照样地),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和植物冠层技术获取了全林及目标树冠层图像,比较分析了间伐和对照样地冠层结构和光环境指标差异规律。结果表明,间伐样地林冠开度和林下光照辐射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而叶面积指数和光照消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林冠开度与林下光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叶面积指数与林冠开度、林下光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间伐样地径阶为14,16,18cm的目标树平均叶面积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样地相应数值(P0.05),但间伐样地径阶20cm的目标树平均叶倾角和漫射透射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相应数值(P0.05)。抚育间伐改善了林分的冠层结构,林下光照强度增强,目标树光合有效辐射增加,光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研究结果对于栓皮栎人工林大径材培育和制定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研究普境安对非洲猪瘟病毒在猪场环境抑制杀灭作用效果,为有效控制猪场感染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用普境安处理实验样品后,检测其对实验样品的作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普境安对非洲猪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68.
异境保存是目前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主要保存形式。本文在介绍异境保存概念及其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见解和建议:对生长不良的种质资源采取人为主动淘汰;对生长良好的种质资源可以采集种子播种,通过自然选择建立稳定种群;对于我国野生的资源,宜保存进化显著单元。  相似文献   
69.
革菌属干巴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菌属干巴菌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和营养价值的名贵野生食用菌。从干巴菌分类学研究、生活习性、食药用价值、原生境促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干巴菌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针对传统的温室光环境研究中采用的室内栽培试验手段中所存在的不足,利用Ecotect软件,以螺旋式立柱为对象,模拟了其在温室内外的光环境特征,并与实际测定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Ecotect软件进行光环境模拟,室外的模拟值与测定值之间结果基本一致,室内模拟值略高于实测值.该模拟方法可以更加直观的得到温室内部光环境空间变化特征,为设施作物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