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322篇
农学   225篇
基础科学   7篇
  61篇
综合类   2059篇
农作物   186篇
水产渔业   1822篇
畜牧兽医   1304篇
园艺   244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368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随着江西丰城市富硒产业的大力发展和“中国生态硒谷”荣誉称号的获得,该市部分水产养殖公司,结合该市特有的富硒水面资源,推出富硒生态水产品。在该市药湖水产养殖区,池塘生态养鳖发展迅速,养鳖面积达到133hm^2(2000多亩)以上,总放养量达300万只,推出“中华生态富硒甲鱼”产品,达到富硒地方标准,成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992.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验蟹单个体养殖,实验周期为112 d。结果表明,F5组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各组的蜕壳间隔和肝胰腺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肝胰腺组织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3组的胃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1组、F2组和F4组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的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肝胰腺和肌肉中的亚油酸(LOA)(C18:2n-6)、亚麻酸(LNA)(C18:3n-3)、EPA(C20:5n-3)和DHA(C22:6n-3)等主要脂肪酸含量与饲料脂肪酸组成呈正相关关系,F1组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F2组的LO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F3组的LN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以50%的豆油或亚麻油替代鱼油能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但可能使幼蟹的成活率降低。以豆油或亚麻油替代鱼油会影响幼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和肝胰腺、肌肉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993.
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45%,36.37%,41.55%,46.13%,51.72%和56.86%的6种等能饲料,对初始体重为(11.86?0.11)mg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进行为期3周的养殖实验,考察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拟穴青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拟穴青蟹幼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拟穴青蟹幼蟹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先显著升高(P0.05)后稍有下降,最大值出现在蛋白质水平为51.72%的实验组;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幼蟹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后趋于稳定,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灰分含量先显著升高(P0.05)后显著降低(P0.05),水分含量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幼蟹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各组脂肪酶活性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本研究条件下,饲料蛋白质水平在41.55%~56.86%,拟穴青蟹幼蟹均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率,增重率和蛋白质水平的回归分析表明,幼蟹饲料蛋白质适宜水平为49.03%。  相似文献   
994.
山瑞鳖不同密度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瑞鳖是我国优良的甲鱼品种,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广西境内,虽然原产地有关单位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已基本掌握了繁养技术,但因山瑞鳖繁殖力较低,所以国内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养殖的群体都还较小。为了加快在华东地区山瑞鳖的增殖速度和养殖推广,我们从原产地引进后采用了人工控温和野外池塘常温养殖试验,以期为今后在华东地区人工养殖山瑞鳖,提供可行的方法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今年1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正式批复,同意德清县筹建浙江省内首家大鲵野化驯养保护中心,计划在10年时间内,累计放流大鲵6000多尾,在全省率先建立大鲵自然繁殖系统。  相似文献   
996.
<正>蛔虫可以感染幼年狗和成年狗。病原主要有两种线虫:犬弓首蛔虫和狮弓首蛔虫。以犬弓首蛔虫最重要,其幼虫不仅能在体内移行,还能引起幼狗死亡。狮弓首蛔虫多寄生于成年狗,  相似文献   
997.
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过度捕捉使得黄鳝的数量急剧减少,特别是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和捕捉时使用的药物与电捕杀让黄鳝受到毁灭性的影响。要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需解决黄鳝的饲料、繁殖和疾病等问题,本试验对幼鳝的开食料进行探讨,以提高幼鳝成活率和提高成鳝对配合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无机物、常用农药(渔药)对罗氏沼虾溞状幼体及幼虾的毒性。无机物包括非离子氨、亚硝酸盐、盐度、碱度、硫化氢和重金属,农药(渔药)包括兴棉宝、敌百虫、二氯异氰脲酸钠、亚甲基蓝、漂白粉、高锰酸钾、生石灰、次氯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碘伏制剂、三氯异氰脲酸、福尔马林、甲胺磷、杀草丹乳油、敌草胺、复方胶悬剂和甲氰菊酯等的研究情况。并提出在育苗和养殖期间对水质和给药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9.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琴英 《中国水产》2009,(10):50-51
鱼、鳖混养的生物学原理在于鳖的残饵和粪便内氮、磷、钾等含量较高,起了培肥水质的作用,为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和杂食的鲤、鲫、罗非鱼等鱼的快速生长提供了饵料条件;同时大量的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及随之繁殖起来的细菌、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蚌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之迅速繁殖。这样就形成了鱼、鳖食物链相互促进的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00.
《渔业现代化》2009,36(3):69-71
生物絮凝技术应用于罗非鱼越冬为了保持池塘合适的水温,用聚乙烯膜覆盖在池塘上方并将水的交换率降至最低以提高池塘水温。为防止水质恶化,将淀粉投放进池塘以促进生物絮凝物的形成。覆盖聚乙烯膜的池塘水温很容易控制,温度比流人池塘的水高出0.4~4.9qC。当碳氮比(C/N)约为20时,即使在收获期放养密度高达20k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