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314篇
农学   207篇
基础科学   6篇
  51篇
综合类   1557篇
农作物   175篇
水产渔业   615篇
畜牧兽医   1070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大豆要获得高产,田间管理十分重要,不论是苗期还是中后期,各个环节一定要跟上,包括期间的病虫害防治。一、加强管理及时铲趟1.苗期管理幼苗期为从幼苗出土到分枝出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攻目标是保证苗全、苗匀、苗壮。疏松土壤可促进发根壮苗,早分枝,早开花,多开花。壮苗的特点是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浓绿。1.1铲趟:小苗刚拱土,子叶尚未展开时,要进行铲前深趟一犁,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贝犁土要达10厘米以上。在大豆幼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头遍铲趟。铲趟要做到细铲深趟少培土,  相似文献   
9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病毒主要破坏鸡体的体液免疫中枢,影响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以及使淋巴细胞大量流失,从而导致免疫能力下降甚至丧失,进而使正常疫苗免疫效果降低或无效。  相似文献   
93.
石蛙又叫石鸡,学名棘胸蛙,原为山区优质野生品种。由于野生资源的破坏,不少地方兴起人工养殖。现将石蛙的人工繁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场地要求1.场地选择选择山涧水源充足,引水方便,自然环境僻静的地方建场。场地大小按养殖规模确定,可建成棚式、庭园式、厂房式。2.水质水质清凉无污染,洪水不淹、旱天不干,养殖用水应优于Ⅱ类。3.养殖设施养殖场应有相应的流水设施。输水管应埋在土下,防止日  相似文献   
94.
<正>本病多生于幼猪,由于肾经亏虚,精气不足,引起骨质生长不良,呈现四肢弯曲,软弱难行,所以称为软骨病。1病因猪和其他生猪一样,为先天之精气所生,赖后天之精微以养,如果饲料粗糙,营养不足,缺乏水骨之精微供养全身,  相似文献   
95.
猪丹毒是一种热性传染病,夏秋两季多有流行,2~8个月的幼猪最易感染,常在耳部、颈部、下腹部、腿内部等皮肤上出现不规则的紫红色的疹块,由于色似丹涂,故称丹毒。有的红疹块突出于皮肤,形如火印之痕迹,故又名打火印。  相似文献   
96.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冷凉地区春玉米上的主要病害,目前黑龙江省的玉米种植区域向北加速推进,尤其要注意防治该病。1.苗期症状识别植株染病后,一般到穗期才显出症状,主要是雌、雄穗受害,也有些病株在幼苗期即表现出症状。苗期典型症状表现:从第四至第五片叶开始出现1~4条与叶脉平行的黄白条纹,6~7片叶时可见全株明显矮小,只有健株的1/3~2/5,节间短缩,下粗上细,茎基部膨大,叶片变  相似文献   
97.
人工圈养大熊猫出生幼仔一般采用自然哺育和人工哺育2种形式。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1月龄内的饲喂及体重增长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只研究个体均饲喂异母初乳时,其生长发育良好。经方差分析,3只幼仔1月龄内饲喂和体重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因圈养大熊猫产双胎的几率较大,所以采取人工哺育可以保证幼仔的成活率。目前人工哺育的方式主要是采集初乳及母乳和配制人工乳来进行人工育幼。  相似文献   
98.
<正>夏季水貂防疫是水貂一生中第一次接种疫苗,也是预防两种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由于影响防疫接种效果的原因较多,为防止免疫失败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接种后的管理水貂主要接种水貂犬瘟热和水貂病毒性传染性肠炎两种疫苗。第一次接种疫苗会对幼貂肌体产生重大的刺激,可以刺激水貂免疫系统包括脾脏、骨髓、淋巴循环系统和结肠内的免疫细胞。由于动物个体存在差异,可能会引起个别个体食欲减退和精神差。经过1~2周的时间,接受疫苗,通过认识、识  相似文献   
99.
选取60日龄体重相近、发育良好的獭兔120只,预饲3d后,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纳米蒙脱石试验组和喹乙醇试验组),每组40只。处理1(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纳米蒙脱石组)和处理3(喹乙醇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kg/t(饲料)纳米蒙脱石和400g/t(饲料)喹乙醇,实验期为30d。结果表明:纳米蒙脱石能较好的控制幼兔腹泻,具有与喹乙醇相同的效果;但在本实验的实验期内纳米蒙脱石和喹乙醇对幼兔生长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
1幼貉生长发育特点 仔貉出生时体长8-12厘米,体重100-150克,身体表面布满黑色稀短的胎毛,生长发育非常快,5点产的仔貉到当天晚8点检查,由120克长到140克,到50-60日龄断乳分离,体重可增加几十倍,体长可增加40-50厘米长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