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食饵—捕食系统引入食饵互惠种群建立了一个3种群系统,研究了其动力学行为及优化收获策略. 首先分析了系统平衡态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条件,结果显示过度收获会导致种群灭绝.其次讨论了系统的优化控制 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长期的生态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利用Pontryagin极值原理,获得了最优收获 策略,并且得到了无限折扣率使得经济利润完全消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克劳修斯熵与玻耳兹曼熵的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处于平衡态的理想气体,从统计物理学的概率出发,用一般性方法由玻耳兹曼熵导出克劳修斯熵,证明了两种熵的统一性,进一步揭示了熵概念的物理内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制定一年生西番莲生长季叶片的矿质元素适宜值标准与构建主要矿质元素BDRIS诊断体系。【方法】2021年于福建西番莲产区选择紫果(Passiflora edulis)、黄果(P. edulis f. flavicapa Deg.)的代表性果园81个,调查每平方米着果数与产量等级记录810条,统计分析丰产园界定标准;并据此选择丰产果园63个,分别采集夏、秋两季的叶片与果实样品126份,测试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和果实品质,据此开展西番莲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研究。【结果】(1)推荐黄果≥16果·m-2、紫果≥20果·m-2为丰产园界定阈值,基本与2个品种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产量基本相符;(2)夏果品质极显著优于秋果,夏果表现果大、高糖、低酸和高固酸比;果实品质的品种间方差大于季节性方差,即品种间的品质差异较季节性差异更显著;(3)品种间N、K、Fe、Cl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黄果>紫果);季节间N、Mg、Fe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除Fe为非移动性元素外,N、Mg等可移动性元素含量均夏季高于秋季,这或与秋果产量高于夏果产量有关(夏果∶秋...  相似文献   
14.
15.
木材的干缩湿胀——从平衡态到非平衡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较系统地归纳了有关水分平衡状态下木材干缩湿胀的影响因素、各向异性的机理及非平衡状态下木材干缩湿胀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课题进行了讨论.旨在使木材科学工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把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16.
理性地评估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犬的平衡做出判断。只有了解品种的功能,懂得造物的合理性,头脑中对理想的平衡态有个正确的框架,知道犬怎么行动和为什么那样行动,那么观察和评估犬的平衡就不是什么难事。简单地说,平衡性好的犬会安然地待在那里,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5月5—6日,地处泰安脚下的山东省泰安果市风和日丽,各种果品琳琅满目,上市量大,交易空前红火。地产大棚水果陆续上市,随着上市量的增加,价格持续下降,如大棚樱桃4月中旬零售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了陕北半湿润黄土丘陵区人工纯林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极化现状.[方法]在黄陵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松、侧柏、刺槐和辽东栎等针、阔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采用野外抽样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测定了该地区人工纯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极化现状.[结果](1)在表层土壤(0~20 cm),落叶松林最有利于4种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的积累,刺槐林最不利于有效微量元素的积累;另外,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最有利于有效微量元素的积累;(2)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随土层的增加有增加,也有降低,随土层的变化呈现非规律性的变化;(3)无论针叶林还是阔叶林,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极化大多数都是负向的,即远离平衡态向减少的方向发展,强度属于强(Ⅳ级)或者极强(Ⅴ级).[结论]不同树种纯林对土壤中有效态的微量元素的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有益的,也有可能是无益的,为造林选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