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芽胞杆菌Bacillus sp.SM905是本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一株活性细菌,为进一步明确其分类地位及其对铁皮石斛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活性,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和gyrB序列分析对SM905进行种属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插片法和琼脂平板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SM905发酵上清液对靶标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考察其防效。结果表明,SM90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不同稀释倍数的SM905发酵上清液对胶孢炭疽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5倍稀释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为97.89%,20倍稀释液的抑制率也达90%左右。处理组残留胶孢炭疽菌气生菌丝表现为畸形、空洞、色素积累等,基内菌丝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SM905发酵上清液不影响胶孢炭疽菌孢子的萌发率,但是导致萌发后的菌丝生长稀疏、膨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SM905粉剂100倍液间隔7 d喷施2次对铁皮石斛炭疽病的防效为80.74%,优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本研究表明,芽胞杆菌SM905可以作为铁皮石斛炭疽病生物防治用生防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2.
探明绥江半边红李炭疽病为害程度及病原菌的种类,可为李树炭疽病的防控提供依据。以绥江县2个主要种植区会仪镇和新滩镇的6个半边红李果园为研究对象,对炭疽病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炭疽病原菌进行分离保存;利用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及核糖体ITS序列对绥江半边红李树炭疽病致病菌进行了种类鉴定和分析。病害调查表明,新滩镇比会仪镇的危害程度严重。单孢分离获得15株分离株,各分离株平板菌落形态略有差异,获得4类不同的分生孢子,经回接验证均致病。rDNA 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初步推定半边红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复合群(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和暹罗炭疽复合群C. siamense species complex。该研究探查了半边红李炭疽病的为害状况,获得了李炭疽菌的单胞分离菌株,初步鉴定了半边红李炭疽菌归属的复合群。  相似文献   
563.
滇黄精是我国大宗名贵中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炭疽病成为影响其种苗生产的一大限制因素。本研究对采集自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的12份疑似炭疽病感染滇黄精种苗样品进行了病原物分离,采用形态学、多基因序列(ITS、ACT、CAL、CHS-1、GAPDH和TUB2)分析对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合致病力测定,表明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引起寻甸县滇黄精种苗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进一步采用平板熏蒸法或带药平板法评价了10种植物源化合物对C. fructicola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α-松油醇、4-松油醇及香芹酚对C. fructicola的抑制效果显著,EC50值分别为54.26、81.74和94.78μL/L。研究结果可为滇黄精种苗炭疽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4.
为了明确保定核桃炭疽病发生动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本研究采用田间调查和实时监测的方法,调查了保定地区核桃炭疽病的发生动态,分析了影响炭疽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核桃胶孢炭疽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形式在枝条,枯枝,落叶和土壤中越冬;核桃叶片于4月下旬开始发病,果实5月下旬开始发病,8月达到发病顶峰,田间孢子量8月中旬达到最高峰,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叶片和果实病情指数与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湿度、风向、光照度和降雨量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本研究明确了保定核桃炭疽病的发生动态及相关环境因子,为保定核桃炭疽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5.
天然橡胶是四大工业原料中唯一的可再生资源,由炭疽病菌侵染引起的橡胶树炭疽病是当前我国橡胶生产上最为严重的两大叶部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调查海南省主栽橡胶树品种(系)及监测炭疽病发生流行情况,调查发现PR107和RRIM600种植面积最大,分别占51.06%(102 000 hm2)和43.39%(86 700 hm2);在对橡胶树炭疽病的随机踏查和固定监测中发现,该病在实生苗、嫁接苗、增殖苗、各主栽品种幼龄树和成龄胶园中全年均可发生,3—4月为盛发期;海南省橡胶树种植面积大,且品种(系)单一,因此炭疽病在适宜发病条件下易暴发流行。通过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分离自琼中县阳江农场苗圃橡胶树叶片上的菌株HCkHNQZ1736为喀斯特炭疽菌(Colletotrichum karstii),这是首次在海南省橡胶树上发现该类病菌。致病力评价发现其对PR107、RRIM600、热研7-33-97和大丰95四个主推品种均有强致病力。杀菌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HCkHNQZ1736和分离自云南保山的同种菌株MeCkYN1705对咪鲜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