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25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6篇
  191篇
综合类   564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元谋干热河谷对桉树林、银合欢林、灌丛、草地和裸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0~100 cm土壤剖面的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桉树林、银合欢林、灌丛、草地和裸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在0~100 cm土壤剖面变化规律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毛管孔隙度较高,主要由土壤质地决定。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不同造成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152.
甘孜州干旱河谷野生药用观赏草本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学强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179-181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甘孜州干旱河谷野生药用观赏草本植物,采用野外调查、资料查阅和配置试验方法,研究其种类和价值。结果表明,在甘孜州干旱河谷,这类植物有69科224属375种。其中,种数在10种以上的科有兰科、菊科、百合科、豆科、毛茛科、茄科、伞形科、唇形科和桔梗科;有21种在本次研究中进行了园林植物配置试验,其景观效果显著。建议:建好用好专类园,并做好配套科研工作,充分发掘干旱河谷野生药用观赏草本植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3.
施肥对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施肥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在桂西北干热河谷地区选择马尾松人工幼林建立固定样地,采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肥施量进行连续5年4个处理(即A 1.0 kg/株、B1.5 kg/株、C2.0 kg/株,以及CK不施肥)的肥效试验。当林分生长至9年生时,其生长量显示如下规律:(1)胸径生长量为C(11.40 cm)>B(11.10 cm)>A(10.87 cm)>CK(10.80 cm);(2)树高生长量为C(9.87 m)>B(9.43 m)>A(9.23 m)>CK(9.20 m);(3)林分蓄积量为C(79.35 m3/hm2)>B(72.45 m3/hm2)>A(68.34 m3/hm2)>CK(67.33 m3/hm2)。从总体上看,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量显示出施肥比不施肥提高1.5%~17.9%,其中,施肥量2.0 kg/株处理对林木生长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4.
元谋干热河谷坡面径流蓄积过程中的面源污染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元谋干热河谷选择严重干扰退化草地、采取"封禁"和"封禁+等高反坡阶"植被自然恢复草地,布设集水系统对3种草地的径流进行拦截和蓄积,并对2008年雨季和之后的地表径流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恢复植被能大量减少坡面径流和泥沙产生量,进而大幅度减少面源污染物的输出。坡面径流收集过程对径流拦截和沉砂过程中面源污染物的浓度有较大的削减作用,径流从沉砂池进入蓄水设备,使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削减46.63%和38.08%,地表径流在蓄水设备中贮存会使径流中的面源污染物浓度得到进一步削减,证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削减面源污染物输出中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5.
藏东南德姆拉山东坡及察隅河谷的蚂蚁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蚂蚁隶属于昆虫纲( 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除了地球的两极及雪线之上,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的踪迹.蚂蚁不仅具有药用、食用及研究价值,还有改良土壤、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植物种子、防治害虫等功用(徐正会,2002).此外蚂蚁还是指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的重要类群(Andersen,1990;1995;Alonso,2000;Kaspari et al.,2000). 20世纪至今,国内有关蚂蚁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报道呈增长趋势.国外蚁类学家Mayr (1889)、Forel (1906)、Ruzsky (1914)、Donisthorpe (1929)、Menozzi(1939)、Eidmann(1941;1942)、Dlussky( 1965)、Collingwood (1970)、Kohout (1994)、Radchenko等(1999)等报道过西藏的蚂蚁种类及地理分布.我国蚁类学家唐觉等( 1982;1993)、周善义( 2004)分别报道过西藏墨脱、喜马拉雅山区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蚂蚁(于娜娜等,2011).  相似文献   
156.
在1965年引种自缅甸的元江县干热河谷柚木林分中设置4个调查样地,对在不同小地形、不同坡向和不同土壤质地上的样木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山坡的林分生长差,位于山凹的林分生长最好;在半阴坡上的样木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半阳坡,同坡向相比,水土条件好的地方树木生长优于水土条件差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7.
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对5年生油松、岷江柏、刺槐、榆树4个树种的生理生化指标分别在旱季和雨季进行测定,分析讨论了干旱胁迫下,各树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根据4个树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各指标的表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个树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抗旱能力以刺槐的抗旱性最强,油松的抗旱性最差。其排名顺序为:榆树>刺槐>油松>岷江柏。  相似文献   
158.
重庆市幅员面积大,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但处于长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在夏秋季常遭受高温干旱的袭扰,对养蚕成绩影响极大。因此使用恰当的蚕品种、合理利用气候因素,趋利避害,才能最大限度增加蚕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9.
哀牢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的一条山脉,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生活在山上的哈尼族人,默默固守着世代孕育他们的梯田和祖先千年的历史。哀牢山和她坐拥的哈尼梯田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0.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岷江柏木幼林地经过连续4 a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3.6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7 g·cm-3;种植草木樨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4.1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5 g·cm-3;种植沙打旺土壤0~40 cm含水量增加2.46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18 g·cm-3。(2)种植绿肥压青,土壤有机质增加0.37 g·kg-1~0.55 g·kg-1,土壤CaCO3含量下降0.66 g·kg-1~1.36 g·kg-1,有效氮增加4.5 mg·kg-1~18.5 mg·kg-1,有效磷含量增加1.0~3.46 mg·kg-1,CEC比对照增加0.54~0.58mg.100g-1。(3)种植红豆草、草木樨、沙打旺绿肥压青对岷江柏木树高、地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种植红豆草的岷江柏木幼树生长最好,高、径生长为对照的1.7倍和1.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