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23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6篇
  191篇
综合类   564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近年来,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州会东县、云南省华坪县等地芒果产业发展迅速,但因大部分农户种植的是实生苗,因而需要进行品  相似文献   
122.
对旱地小麦生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麦田对品种的要求,首先是耐旱、抗旱、抗干热能力强,生产潜力大;其次是品质优良,适合某种专用加工型或配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3.
生态农业在元谋干热河谷生态旅游中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谋干热河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对资源的总体结构组装和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农业在该区的兴起和完善,解决了该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这个关键问题。从元谋干热河谷的区位、旅游市场、资源等优势出发,初步提出利用生态农业对该区各种旅游资源进行组装后的多种具有生态景观结构功能、观光旅游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学习参与娱乐功能的生态农业模式,探讨生态农业在该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4.
 2006年3月,以云南省永胜县内干热河谷地区的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在2004年设置的围栏封育区和对照区内,对植物的盖度、密度、频度、高度以、地上生物量及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后退化草地的植被盖度明显变化,盖度总体变化趋势为:轻度退化围栏封育区>轻度退化对照区>重度退化围栏封育区>重度退化对照区。群落多样性总体表现同盖度的表现一样。群落均匀度指数、丰富度基本上与群落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群落的生态优势度指数与群落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围栏封育区地上生物量均高于对照,生态和经济效益明显。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分布在各层的植物根量越来越少,地下根系具有浅层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5.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全球重要的蔬菜,在广西各地均可种植,在广西南部和右江河谷区域全年均有种植,年种植面积约2万hm2,是广西"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调"的主要蔬菜。近年来,随着茄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病虫害也逐年加重,成为制约茄子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6.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资源及其开发潜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映翠  吴仕荣 《山地研究》1996,14(3):188-193
论述了金沙江干热河谷(云南段)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农业开发潜力,并提出其开发利用途径及合理布局建议,供该区农业综合开发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7.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强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荒坡地乔灌草恢复性生态修复模式和坡耕地农、林、牧开发性生态修复模式,并对生态修复效应进行了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通过生态修复,林草地地表径流量降为裸地的14.9%,泥沙流失量降为裸地的6.4%;修复灌草地稳渗率为0.58mm/min,裸地稳渗率为修复灌草地的62%,退化灌草丛地为修复灌草地的84%;植物品种由10余种发展到30多种,土壤种子库密度由300余粒/m2增加到1217~1450粒/m2,动物种类增加10多种;坡耕地产量从750~1500kg/hm2增加到4500~6000kg/hm2,人均年经济收入从200元增加到800~1000元。  相似文献   
128.
我国热带、亚热带干热地区土壤发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桃林  赵其国 《土壤学报》1990,27(2):207-218
本文对我国四川渡口、云南元谋和元江、广西田林以及海南岛西部等几个干热地区土壤的形成条件和发生学特征及发育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该类土壤发生上的共性及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干热地区土壤与相应湿润地区土壤相比,具有淋溶特征不明显及土壤发育程度较轻等共同特征.不同干热地区因干热程度及水热配置上的不同,土壤在发育强度上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其顺序是:粤11号>滇5号>桂7号>滇1号>滇4号,分别处于铁铝化、弱铁铝化、准铁铝化、铁硅铝化及硅铝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9.
元谋干热河谷山地植被修复区土壤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干热河谷不同植被修复方法的土壤种子库的变化模式,采用对不同处理地段(包括水平阶间坡面、自然坡面、沟底)和对照(放牧地)的土壤种子库组成、大小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元谋干热河谷山地植被修复区的土壤种子库。结果表明:1)植被修复区土壤种子库密度、丰富度均大于对照区;2)修复区内第2年土壤种子库密度、丰富度均大于第1年;3)水平阶间坡面和各类型间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差异显著;4)种子库中草本植物占很大比例;5)孔颖草和扭黄茅是种子库2大优势种。研究项目所采取植被修复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土壤种子库的数量结构和物种组成。  相似文献   
130.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域元谋县为例,通过对该区龙川江小黄瓜园水文站20世纪50年代以来输沙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河流输沙量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80年代末至2000年,年均输沙量由400万t(1971—1980年)增加至750万t(1991—2000年)。为研究输沙量变化的原因,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输沙量增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年来局地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增加使地表侵蚀加速,进入河道泥沙增多。同时,由于受牲畜数量快速增加、人口的迅速膨胀、生产方式的落后及农作物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土地覆被及结构变化明显,即覆被盖度减小,坡耕地增加,灌草地等蓄水保土作用好的地类面积迅速减少,进而导致生态极为脆弱的元谋干热河谷区土壤侵蚀加剧,河道泥沙含量增加。此外,元谋县强烈的冲沟侵蚀也是龙川江输沙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