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49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6篇
  34篇
综合类   46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4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天津农业科学》2017,(7):76-79
以西府海棠、S19、天红2号、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以及其上嫁接的天红2号为材料,研究枝条节间长度的遗传倾向以及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对天红2号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枝梢节间长度符合正态分布,苹果枝条节间长度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的节间长度对其上天红2号的节间长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WRI1是一个参与调控植物种子油脂合成的转录因子,其与下游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特异的DNA序列结合,调控植物种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其在植物表面蜡质合成中的功能很少报道。【方法】运用PCR技术克隆McWRI1基因全长的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cWRI1在苹果属花红、楸子、槟子以及新疆野苹果中的表达,选择楸子作为代表,测定McWRI1与蜡质合成相关基因,如McWAX,McKCS,McKPHMT,McPKM2,McLACS表达的关系,GC-MS测定果皮蜡质成分。【结果】结果表明,McWRI1基因全长1 221bp,共编码40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cWRI1具有典型的AP2家族结构域;观赏海棠McWRI1与苹果MdWRI1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高。在供试的4个苹果种果实中,花红的McWRI1表达量最高,新疆野苹果最低,槟子与楸子居中。以楸子为试材,设置低温处理组,可见低温处理抑制McWRI1的表达,同时下调McWAX,McKCS,McKPHMT和McLACS,并且导致二十三烷、二十九烷、亚油酸、油酸以及十六烷酸-十八烷酯的含量有明显的上升。分析认为,McWRI1可能直接和间接调控超长链脂肪酸的合成、蜡质的脂肪酸的合成以及CoA供给参与观赏海棠果实表面蜡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3.
发根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金海棠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小金海棠的遗传转化体系,采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对影响Ri质粒诱导小金海棠产生发状根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Ri质粒转化小金海棠形成发状根的效率,受发根农杆菌种类、浓度、生理状态及小金海棠外植体的种类、外植体在菌液中的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基本培养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入20mg/L AS对转化效率影响不大。采用稀释5倍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8196菌株,感染小金海棠无菌苗幼嫩叶片5-10min,在MS培养基上共培养2d后转入含卡那霉素10mg/L、头孢霉素250mg/L的1/4MS诱导培养基上培养一个月,发根诱导效率最高可达93.3%.随机选择50条诱导的发根进行GUS染色,结果发现有96%发根GUS染色呈阳性。对48条GUS阳性的发根进行PCR检测,其阳性率为100%。高效的发根诱导体系为发根的进一步再生及转入外源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授粉品种对陇东地区主栽品种富士花粉直感的影响。[方法]以6个海棠(Malus spp.)品种的花粉为材料、其中以‘B1’为对照,对‘陕富六号’苹果(M.pumlia‘shanfu 6’)进行了人工授粉并测定其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等相关指标。[结果]除海棠品种‘亚当’外,用其它海棠品种授粉后‘陕富六号’苹果坐果率高于70%;经6个海棠品种授粉后‘陕富六号’苹果的果实指数、果面光洁度指数和果皮花青苷含量等外观品质以及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内在品质均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花粉直感现象。[结论]综合上述评价,‘A10’、‘秋实’和‘B1’这3个海棠品种的花粉直感效应优良,可作为‘陕富六号’苹果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泰山湖北海棠枝干溃疡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研究表明:(1)海棠枝干溃疡病一年有两次发病高峰,分别是每年3月中下旬-5月初,7月下旬-8月中旬。发病危害程度因树木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2)针对泰山海棠病害发生现状提出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6.
从观赏海棠干腐病病斑处分离纯化病原菌,采用柯赫氏法则对从病原菌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结合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确定病原菌种名,得到观赏海棠干腐病相关病原菌ZWY0501、ZWY0502(登录号:MG554650、MG554651),分离频率分别为55.36%、42.86%。2株孢子均无色,香蕉形或椭圆形,(3.13~5.51)μm×(1.19~1.89)μm。ITS系统发育树中,2株约590bp菌株与已登录的苹果腐烂病病株(Valsamali,登录号为:KP337612)同源性最高,最大相似率达到99%。形态学及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ZWY0501、ZWY0502均为苹果黑皮腐壳菌(Valsamali),其为观赏海棠树皮腐烂病病原。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控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以湖北海棠1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淹水胁迫对其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延长,湖北海棠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先下降后上升,二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补偿机制;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除可溶性糖外,其他生理指标的峰谷值出现的时间均为第10d,但各指标的启动时间不同,PRO与MDA在0~5d启动,SOD与POD以及可溶性糖在5~10d启动,可溶性蛋白在15~20d启动。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水淹胁迫后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初步认为MhWRKY1、MhWRKY40b和MhMYB121基因可能参与了湖北海棠响应淹水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8.
颜亮 《花木盆景》2010,(3):10-11
<正>吊钟海棠又名灯笼海棠、吊钟花,为柳叶莱科吊钟花属多年生植物,它株形端庄,翠叶缤纷,高雅而又华丽。其花型更是奇特,花冠呈悬垂倒挂状,宛如一个个倒挂的钟铃,因而又名"倒挂金钟"。吊钟海棠花色非常丰富,有红、粉红、白、黄、紫等色,一般于5~8月开花。  相似文献   
999.
<正>贴梗海棠适应性强,花期长,花大色艳,美丽多姿,很受人的喜爱。其有红色系的大红、橙红、桔红、粉红,还有黄色、白色等色系,但以红色系为主。特别在冬春季,其它花卉没开时,贴梗海棠便吐艳显美,给冬末春初增加了美的享受。但是要想贴梗海棠在春季或者春节前后开花,必须对它进行花期调控。  相似文献   
1000.
古月 《花木盆景》2010,(3):28-30
<正>一、海棠锈病识别与成因主要为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以及梨、木瓜等观赏植物的叶片、叶柄、嫩枝和果实,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后扩大为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小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着生针头大小橙黄色的小点粒,后期变为黑色。染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起,其上有许多黄白色毛状物,最后病斑变成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