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06篇
  免费   687篇
  国内免费   934篇
林业   1443篇
农学   1273篇
基础科学   513篇
  1945篇
综合类   8915篇
农作物   1209篇
水产渔业   334篇
畜牧兽医   1676篇
园艺   904篇
植物保护   615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769篇
  2013年   732篇
  2012年   930篇
  2011年   923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959篇
  2008年   1042篇
  2007年   906篇
  2006年   779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392篇
  1997年   377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97篇
  1994年   383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267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32.
33.
34.
永丰辣酱:传统名牌重焕生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炳高 《中国辣椒》2001,1(1):48-48
永丰辣酱是双峰县的传统特色产品,历史十分悠久。据县志记载,早在明崇祯年间,永丰一带少数人开始晒制永丰辣酱,以味鲜肉厚的灯笼辣椒为主要原料,先把小麦蒸煮、发酵、磨制、加盐调水晒成酱坯,再掺和碎辣椒,曝晒成酱。至清咸丰年间成为宫廷贡品,一时间名闻遐迩。17世纪中期,蔡氏兄弟先后在永丰镇开设蔡广祥、蔡广益、蔡顺益三家酱园,以后相继有人开设生义兴、龙胜泰等10多家辣酱作坊,其中以蔡广祥店为盛,年产酱40余担。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蔡和森的少年时代曾在此店学徒三年。到清朝末年,境内年产商品辣酱约200担。  相似文献   
35.
富镧稀土对甘蔗的效应研究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耐瘠薄在新垦地上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长热优于其它灌木,新垦地上宜育苗移某,不宜直接播种,培植沙棘林时要除去沙棘周围快速生长的牧草。  相似文献   
36.
对大青山白石头沟流域内的三种主要林分——天然白桦次生林、人工油松林、天然灌木林进行了部分气象要素的观测和部分水文、土壤等生态因子的测定,结果表明:白桦林气象效益明显,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蓄水、保水能力均优于人工油松林,天然灌木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37.
38.
稀土是比学性质极为相似的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1986—1987年我们进行了西瓜喷洒稀土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益。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遂平、郫城、荥阳等地。土壤为潮土、砂姜黑土。0—20厘米土壤含有机质1.079—1.27%,全氮0.059—0.074%,水解氮47.4—76.6ppm,速效磷6.4—16.98ppm,速效钾110—226ppm。试验在  相似文献   
39.
棉花喷施专用配合微肥的增产效果赵家富,舒玲英(湖北省钟祥市农技中心)随着氮素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农家肥用量逐年减少和棉田绿肥的绝迹。造成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多种微量元素缺乏,棉花体内营养元素平衡失调,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的提高和纤维品质的改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40.
生姜是喜湿、怕旱、不耐涝的喜弱光耐荫作物。地面覆草后土表1-5厘米深处温度比裸地可降低5℃-10℃,土表空气温度明显提高,土壤水分可比裸地提高50%-100%,降低了地温,阻挡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最土壤相对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发送了姜田小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