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近年来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在阜阳市玉米产区呈现流行速度快、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的趋势,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品种抗性差、气候条件恶化、栽培管理粗放、盲目引种等,笔者据此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2.
玉米种植环境小斑病定量表达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斑病是玉米的重要胁迫之一,在中国频繁发生,尤以夏玉米产区为主。通过对黄淮海、东华北玉米产区国家区试点发病情况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小斑病的气象因子,即6、7、8月的日均温度为25~27℃的天数DT及日降雨量为1~25?mm的天数DR。然后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玉米种植环境小斑病Y的定量表达式,初步研究结果为Y=0.05103DT+0.04333DR。运用该式计算气象站点的小斑病值,利用ArcGIS中的地理统计分析工具,插值估计整个研究区域的发病情况,并做县级区域统计,比较黄淮海、东华北两大玉米产区的小斑病分布情况,发现黄淮海发病严重,与统计结果和实际调查吻合。该研究提出的玉米种植环境小斑病定量表达方法,能提供精确到县级的环境胁迫模拟数据,可作为品种精准推广、试验环境筛选、环境评价等所需量化信息的一种来源。  相似文献   
73.
良种推介     
《北京农业》2008,(3):52-61
<正>尖椒特椒23号特征特性果实大牛角形,果长26厘米左右,平均单果重100克左右,果肉甜脆,微辣,果实表面翠绿有光泽。商品性好。生长势强,高抗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疫病等。亩产4500千克左右,最高可达8000千克。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地址:北京北三环裕民中路乙6号电话:010-62359204 62383933 62049839传真:010-62359204联系人:谭永旺霍学荣韩贵成  相似文献   
74.
夏玉米大,小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5.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都有病虫害发生,世界上玉米主要病虫害大约有100余种。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是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瘤黑粉病;主要虫害是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玉米螟、玉米蚜虫、蝗虫。这几种玉米病虫害经常发生,危害严重,因此搞好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玉米品质,是保持黑龙江省玉米发展势头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6.
夏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采取以控制菌源为基础 ,病情监测为依据 ,改善栽培条件为手段 ,实施药剂防治为保障的综合防治技术。(1 )控制菌源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基础。从三年监测结果看 ,在病区凡是使用未充分腐熟的玉米秸秆的地块 ,发病早而重。为此 ,  相似文献   
77.
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褐斑病、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纹枯病、粗缩病、苗枯病、玉米螟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1、玉米螟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但主要为害的作物是玉米、高梁、粟等。1.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  相似文献   
78.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在夏玉米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情况下发病严重。病害多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甚至为害果穗,使玉米叶片过早枯死,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79.
《农家参谋》2011,(3):25
品种名称:泰玉7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05号。2006年审定。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生育期105天,株高261厘米,穗位101厘米,倒伏率0.3%、倒折率1.6%,小斑病最重发病试点发病5级,锈病5级。果穗柱型,穗长19.6厘米,穗粗4.7厘米,秃顶1.4厘米,穗行数平均15.0行,穗  相似文献   
80.
1.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常造成玉米叶片发黄干枯,中后期植株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治大小斑病可用50%多菌灵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