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2006年,陆良县大莫古镇玉米制种基地用6种药剂对杂交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药75%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0%世高水分散剂两种药剂对杂交玉米小斑病防治效果明显,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心叶末期至吐丝期。  相似文献   
52.
玉米叶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对峙、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筛选到1株对玉米叶斑病(弯孢叶斑病、大斑病和小斑病)具有较好防效的细菌菌株ST-87-14。温室盆栽试验显示其对玉米弯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可达100%,对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30%和87.60%。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T-87-14防治玉米弯孢叶斑病的效果达52.04%,对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43.56%和48.16%。通过温室试验,证明菌株ST-87-14的菌体和胞外代谢产物都能对玉米叶斑病起到防病作用。通过16S rDNA序列测定和生理生化鉴定明确了菌株ST-87-14为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对常见11种病原真菌的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ST-87-14菌株具有较广的抑菌谱。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了ST-87-14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豆饼粉。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出该菌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g/L):蔗糖30g、豆饼粉2.0g、NaCl 1g、CaCO31g、KH2PO40.2g和MgSO4.7H2O 0.3g。  相似文献   
53.
玉米小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病原及发生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4.
毛海鹏 《河南农业》2005,(10):28-29
一、播种前防治(一)选适合当地高产抗病的品种(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二)不同品种合理搭配(经常选用一种品种会失去抗性而变成易感性)。(三)合理轮作:纹枯病严重地块不能种玉米,可以种大豆、甘薯。(四)减少病害来源:清除谷草、棉材、秸秆,可减少玉米螟。(五)春玉米播前应深翻地,可减轻大、小斑病、玉米螟。二、种子药剂处理种子药剂处理可使苗全、苗齐、苗壮,防治各种病害。使用包衣的种子可防治玉米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金针虫等。种子如果没有包衣要采用药剂处理拌种防治,方法是杀虫剂加水稀释50~100倍,用喷雾器边喷边搅后堆闷…  相似文献   
55.
良种推介     
《北京农业》2008,(32):55-62
<正>北京天地园种苗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6号艺海大厦801室总经理:王智平电话:010-51734163/64/65传真:010-51734161邮编:100083联系人:姜长军菠菜超越F1(Excellence F1)杂交一代菠菜种。早熟,株型半直立,叶呈钝箭形,叶肉中厚。  相似文献   
56.
一、玉米主要病害 (一)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苞叶。许多地区常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叶斑病”。  相似文献   
57.
58.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小斑病抗性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目前生产中种植的20个主要玉米品种,进行自然感病条件下的抗病性调查,筛选出高抗品种 (鲁单50、农大108)、中抗品种 (鲁单999、济单7、登海9号、东单60、登海11 )、中感品种和高感品种等,并制定出适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9.
川单23是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组配的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川单23 (SAU973 )的父母本均为自育系,母本5022是以5003×7922自交后S1中的优株同7922回交一次后在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而成,A318是用经卫星搭载处理后的SWAU1号后代为基础材料经过单株自交选育而成。1997年在四川不同的生态地区进行的多点品比试验中,5022×A318平均单产7290kg hm2,比对照川单9号增产15.6%;1998~1999年参加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进行生产试……  相似文献   
60.
植物钾的吸收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钾吸收调控在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综述了近年来钾素的吸收、影响因素及其调控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