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篇
林业   7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一、低产林形成原因 1品种落后 目前苏北地区优良品种是80351、72、69杨,其他品种如小叶杨、小黑杨、毛白杨等生长慢、病虫害重。  相似文献   
22.
通过采取不同的育苗方式,研究高寒地区小叶杨引种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采用30~50 mg/kg GGR溶液催根处理后覆膜扦插育苗技术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3.
为了在吉林省西部地区选育出耐盐碱性强,又能无性扦插育苗进行快速繁殖的杨树新品种,选用了白杨派的银新杨作母本与青杨派的小叶杨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育种,但两派之间杂交不亲和。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先嫁接再杂交的育种方法。试验表明,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远缘杂交的结实率,而且杂种苗具有明显的父母本双亲的性状,为杨树新品种培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进行培养挽救,以为了提高育种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 s后在0.1%升汞处理8min,幼胚的成活率为90%.随着外植体消毒时间增加,幼胚成活率先上升后下降.幼胚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2MS+ BA0.1 mg·L-1+ NAA0.01 mg·L-1.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BA0.1 mg· L-1+ NAA0.01 mg·L-1,增殖系数达到6.33.对不定芽增殖最有利条件为:pH值6.0、琼脂浓度6g·L-1和蔗糖浓度30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2 mg·L-1,生根率为93.2%.  相似文献   
25.
根系研究一直是生态学领域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传统研究方法具有多种局限性,因此应用非侵入式方法开展根系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以黄河漫滩地生长的不同胸径大小(45~104.5 cm)小叶杨共40株为研究对象,应用探地雷达(GPR)技术测定粗根(粗度≥1 cm的根系)空间分布情况,并对1~2、2~3 cm和>3 cm 3个径级粗根进行分类统计,综合研究小叶杨粗根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垂直方向0~80 cm范围内,粗根密度以20~40 cm处最大,为8.17 roots/m,其中径级2~3 cm粗根密度占比由23.7%增加至47.2%。2)在水平方向5 m范围内,粗根密度逐渐下降,在1 m处密度值最大,为5.24 roots/m,其中径级1~2 cm粗根密度占比在2 m处最低,为49%,而径级2~3 cm和>3 cm在2 m处最高,分别为34%、17%。3)粗根密度随着胸径径级的增加由15.34 roots/m增加至28.16 roots/m,但不同胸径水平下各径级粗根密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径级1~2 cm的粗根是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P=0.000)。4)粗根密度主要受到...  相似文献   
26.
27.
28.
樟子松、油松及小叶杨为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应用Richards equation、幂函数模型等树木生长模型对三种树种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树种的林龄、胸径及树高等生长指标与Richards equation和幂函数模型拟舍较好,相关系数达0.95以上,可以用来预测三种树种的生长趋势。  相似文献   
29.
小叶杨(俗名水桐),按《树木学》分类属杨柳科杨属,多年生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柔荑花序,五月种子成熟,即可插枝落种培育实生苗。199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小叶杨实生苗当年带土移植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0.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发现,小叶杨萎蔫叶片对棉铃虫成虫有较好的诱集作用,证明小叶杨叶片气味对棉铃虫成虫有诱集效果。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叶杨叶片挥发物,进行了田间实验与室内测验,结果表明:小叶杨叶片萃取物能对棉铃虫的成虫产生诱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