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85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433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335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消长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省南美斑潜蝇及其主要寄生蜂潜蝇姬小蜂和潜蝇茧蜂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南美斑潜蝇在昆明关上菜区于 4、7、10月出现 3个高峰。潜蝇姬小蜂在春季蚕豆上种群数量较高 ,是控制南美斑潜蝇的主要蜂种。潜蝇茧蜂在秋季大棚内种群数量较高 ,是控制大棚南美斑潜蝇的主要蜂种。这两种寄生蜂对作物寄主有明显的选择性 ,潜蝇姬小蜂在春季的蚕豆、豌豆和芹菜上种群数量较高 ,潜蝇茧蜂在秋季的莴笋上种群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42.
瓢虫柄腹姬小蜂在南昌室内,5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可繁殖11代,每代需12~46天。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28℃。有效积温296.85日度。在28℃下,饲以10%蜂蜜,成蜂平均寿命为5.52天,不喂蜂蜜平均约缩短3天。该蜂能寄生28星瓢虫幼虫的各个龄期,但更喜寄生高龄幼虫,以4龄幼虫作寄主,每雌一生能寄生幼虫6.21头,子蜂数平均为74.57头。可行孤雌生殖产雄。在马铃薯上的自然寄生率以6月份最高,平均为28.47%。在龙葵上以7月份最高平均达64.5%。7月中旬由于高温的影响,寄主和寄生蜂的发育受到抑制,寄生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3.
为观察姬松茸水溶性粗多糖对镉中毒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将60只SPF级雄性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共5组,模型组与3个试验组采用同一水平镉染毒,但同时对3个试验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姬松茸水溶性粗多糖溶液进行保护,试验日程为5周,试验结束时对各组小鼠采血,检测各项血液指标。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的血液指标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色素浓度(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与模型组相比,给予高剂量姬松茸水溶性粗多糖的试验组3的血液指标RBC、HGB、HCT、MCV、MCH、MCHC均显著提高,而白细胞数(WBC)、小型白细胞数(Lym)和中型白细胞数(Mid)则显著下降。证实,重金属镉能够损伤小鼠的血液系统,但高剂量姬松茸水溶性粗多糖对镉的损伤具有防止作用。  相似文献   
44.
姬松茸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姬松茸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试验。通过初试选出以麦麸、葡萄糖、硫酸铵、VB,为主原料的培养基配方最好。通过复试得出以麦麸25g,葡萄糖10g,硫酸铵0.5g,VB10.002g,水1000mL的组合是姬松茸液体培养的最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45.
林木害虫刺桐姬小蜂风险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黄茂俊  刘建锋  蔡卫群 《植物检疫》2006,20(1):22-24,F0004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l Kim)是我国大陆新发现的有害生物,根据刺桐姬小蜂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刺桐姬小蜂为我国风险中度偏高的有害生物。作者提出了检疫管理及除治措施。  相似文献   
46.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棕榈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原发生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岛区。2002年6月首次在我国海南省海口市凤翔路发现该入侵害虫,现已在该省严重发生。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 Boucek)原产于西萨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是椰心叶甲的幼虫寄生蜂。2003年6月被引进越南,8月在危害较重的地区释放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2004年3月引入我国,目前已在田间进行大面积释放,以期取得对椰心叶甲持久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7.
刺桐姬小蜂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CLIMEX的气候相似系数法,对入侵害虫刺桐姬小蜂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有18个省区45个市、县(地区)适合该虫生存,大体分布于18.14°N~36.00°N,98.30°E~121.36°E范围内,这些地区也是刺桐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48.
姬松茸ISSR特异扩增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稳定的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ill)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笔者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模板DNA、Mg2 浓度、dNTP、引物浓度和Taq酶用量对姬松茸ISSR-PCR扩增的影响,确定了姬松茸ISSR分析的最佳PCR条件为: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20ng,引物0.75μmol/L,dNTP200μmol/L,Mg2 2.0mmol/L,Taq DNA polymerase 1.5U。并应用该优化体系筛选到6个适合姬松茸ISSR-PCR扩增的引物,为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姬松茸的种质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9.
稀土促进松茸菌丝体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浓度稀土对松茸菌丝体生长的初步研究表明:稀土对松茸菌丝体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证实①50 ×10- 6 ~100 ×10- 6 的稀土对松茸菌丝体的促进作用最大;②在固体培养时30d 松茸菌丝体生长最旺盛,这时可以作为菌种转接与扩繁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0.
郭彦  许广波  曹彦兵 《食用菌》2007,29(2):13-14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诱变姬松茸菌丝体,从诱变菌株中挑取生长较好的菌丝体进行传代培养,测定第五代诱变菌株和对照株菌丝体的蛋白质含量及POD、SOD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紫外线对姬松茸菌丝体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蛋白质含量及POD、SOD酶活性可以看出:照射时间为4min的诱变菌株均表现出最大值,且很明显,为试验中最优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