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林业   339篇
农学   484篇
基础科学   84篇
  127篇
综合类   3254篇
农作物   346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1369篇
园艺   779篇
植物保护   23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江汉平原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和稻田周围常见的10种杂草上来集梨孢属菌株,以涂沫法作交互接种,分离自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的梨孢菌与分离自水稻的梨孢菌可以交叉侵染其寄主,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与稻梨孢菌不能交互侵染;自然诱发条件下来自牛筋草和狗尾草的梨孢菌与来自水稻的梨孢菌对其寄主同样发生交叉侵染。直接从杂草寄主上分离的梨孢菌株对水稻的致病性较弱,接种到水稻感病品种发病后再分离的菌株,对水稻致病性增强,对原寄主的致病性基本保持不变。推断稻瘟病区稻田周围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等杂草寄主上的梨孢菌在稻瘟病菌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72.
江金明 《植物医生》1997,10(6):28-29
水稻白叶枯病是国内部分省市的植物检疫性病害,也是目前我县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危险性病害,严重威协着我县水稻生产的安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发展我县粮食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在1978年,我县原树仁公社水稻制种基地有25.6亩水稻发生白叶枯病,当时主要在二九矮品种上,1979年树仁、石岭、崇兴等公社便发展到4500亩,其中树仁公社2500亩,占该公社水稻面积的38.2%,损失产量40多万公斤.当即采取处理稻种、集中烧毁稻草、水旱轮作、调整品种布局、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后,以后的十年里未见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73.
脂肪洁白,呈纯白色,质硬而粘稠。肌间富有脂肪,但皮下脂肪软腻,触摸时手上可粘附较多的脂肪。肌肉有光泽,肌纤维细软,呈鲜红色或淡红色:肌肉横断面较小,含水量较多,外表微干或湿润,肉质嫩软,弹性好,指压瘦肉后凹陷能立即恢复。乳头短而且软,乳孔不明显,看不到乳池和乳腺。肋骨呈扁圆形,骨膜呈淡红色。气味正常,具有新鲜猪肉特有的肉腥味。  相似文献   
74.
何贵明  皮俊 《四川草原》2004,(11):31-32
<正>四川白獭兔是四川省草原研究所采用德系和美系獭兔杂交,经五个世代选育而成的优良獭兔新品系。随着四川白獭兔生产性推广,四川白獭兔生皮的上市量也逐渐增多。如何把握四川白獭兔生皮的质量标准,提高四川白獭兔优质生皮的比例,避免乱宰滥杀及其他因素造成劣质皮的产生,有必要制定四川白獭兔生皮的质量标准,以利于在生皮生产中统一标准,提高质量,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獭兔生皮。  相似文献   
75.
白腐真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是我国主要的粗饲料,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等原因,在饲料工业中的利用率很低,不足总量的15%~20%,从而造成大量氮素和有效能量的损失,而且因秸秆不能有效被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秸秆青贮是将发酵工程运用于饲料工业的典范,但是青贮工艺受季节因素的限制,不能广泛开展。在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秸秆方面,研究人员多利用一些微型真菌(如黑曲霉、绿色木酶、变异青酶、根酶等)、细菌以及酵母菌等处理秸秆,但是它们在降解秸秆木质素的同时,也消耗了秸秆中的营养成分,降低了秸秆作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6.
1取大蒜5~10份捣烂,用90~95份水浸泡12小时,取浸液洗兔鼻,每日2~3次。  相似文献   
77.
王俊燕 《食用菌》2004,26(5):35-35
白鸡腿蘑。是笔者1997~1998年对新疆地区的野生白鸡腿蘑进行分离驯化而成的优良菌株,栽培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已在南疆地区广泛栽培。为探索其最佳栽培模式及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总结近年来栽培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对白鸡腿蘑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为系统地评价、保护凤头白鸭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对其开发利用,本研究利用12个微卫星位点(STR分型技术)对凤头白鸭与连城白鸭(各60只)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检测和计算。结果表明:除位点AJ272578以外,凤头白鸭群体在APL2、AJ272577、AJ272579、AJ515884、APH01、AY493256、AY4932898、CMO11等8个STR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多于连城白鸭,在AJ515887、AJ515893、AY493313等3个位点上与连城白鸭相等;凤头白鸭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大于连城白鸭;2个群体的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02、0.09,凤头白鸭群体表现为杂合子过剩。综上,凤头白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连城白鸭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79.
家蚕白僵病是农村原蚕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这一威胁一旦酿成实质危害,不仅严重影响蚕种制种单位制种计划会否实现,更严重影响广大蚕农原蚕生产的经济收益。必须切实把握家蚕白僵病的病原特征及其为害规律,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贯彻蚕前彻底消毒,蚕体经常防僵,调好蚕室温湿,合理处理病蚕,着力防控僵蛹,防治桑园害虫等家蚕白僵病防治要法,有效控制家蚕白僵病对农村原蚕生产的威胁与危害。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白马山森林公园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发现该山地有观赏植物514种178属86科。根据植物生活型和观赏特性分为观赏乔木、观赏灌木、藤本类、观赏竹类、草木类和观赏蕨类植物等。并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