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林业   389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177篇
  509篇
综合类   1205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297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7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国内多座深厚覆盖层上兴建的高心墙土石坝坝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对坝体的长期安全稳定构成威胁,受到业内广泛关注。通过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等物探技术确定某高心墙堆石坝顶裂缝时空分布情况,根据变形实测资料分析了其变形破坏特征,并结合工程建设情况、结构特征、运行情况等对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坝顶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体承受的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或抗剪强度后而发生的破坏,直接原因为坝顶的不均匀沉降,其中水荷载、湿化变形、蓄水速度、坝顶材料特性是坝顶不均匀沉降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2.
根据到2003年3月底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坝体变形相关的各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分析表明,白溪面板坝坝体沉降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符合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的一般规律,各测点的沉降量主要发生在坝体填筑期间,坝体最大沉降出现在约1/3坝高部位,最大点位置较低,符合实际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83.
酸沉降地区,土壤、植物汞污染已较明显,且随沉降物的增加而加重。与此同时,地下水、牛奶中Hg含量提高。此外,为中和土壤酸度而施用的渣肥,也使土壤含汞量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84.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持续增加,地球上海洋、森林等生态系统仍能从大气中吸收了其中一半。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科学家们分析了过去50年间全球二氧化碳的含量,发现海洋及其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仍未饱和。NOAA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气候学家Pieter Tans表示,全球二氧化碳的含量与人类活动相关,海洋从大气中吸收了二分之一的含量。但是,这种情形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85.
2013年夏季,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多次出现极端降水事件,引发气象灾害.为探寻其特征及成因,选择“6·30”、“7·14”两次典型极端降水事件,从天气尺度系统、中尺度对流系统、热力动力条件、水汽来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6 · 30”暴雨是华北小高压前的切变线产生;“7·14”暴雨是“北槽南涡”与台风北上共同作用的结果.②两次暴雨都是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S)发展的结果.“6·30”暴雨突发性强,具有局地特点;“7·14”暴雨具有列车效应,持续时间长.③两次暴雨水汽来源不同.“6·30”暴雨水汽来源于南海;“7.14”暴雨是“北槽南涡”加上远距离台风输送的结果.④“6·30”暴雨是高压切变线西侧干、东侧湿,在锋区附近产生上升运动促发不稳定能量释放;高空“干侵入”是“7·14”暴雨的促发机制.⑤东亚夏季风偏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北,是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风速越大,黄土的沉积通量越大。因此研究距今15万年以来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古相对风速的时空变化,为古风场的重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空间变化上,古风速自西向东逐渐减小。在时间变化上,晚更新世以来各剖面所反映的风速有较大差异,冰期的古相对风速是间冰期的1.54-2.32倍(塔勒德剖面是1.55倍、盘子山剖面是1.75倍、延长剖面是1.54倍、库伦沟剖面是2.32倍),古相对风速的时空变迁反映了各区域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7.
88.
本文通过对干湿球温度表的测湿原理分析以及测湿公式的推演,得出干湿球温度表测湿的准确度依赖于湿球温度的准确,而要使湿球的示值准确,必须保证湿球的表面与空气间有良好的蒸发及热量交换,从而提出使用中必须注意5个方面。  相似文献   
89.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7):38-39
据NMFS(美国海洋大气厅渔业局)统计,2009年美国的虾类进口量为12.18亿磅(约为54.4万t),比2008年的12.44亿磅减少2.1%,  相似文献   
90.
介绍减轻地面测报员工作压力的措施,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熟练掌握规范、电码、手册,多学习预报知识,注重异常记录处理,调整好心态、劳逸结合等,以保障地面测报工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