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365篇
农作物   49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81.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发病症状甜瓜大斑病仅危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褐色,同心轮纹不明显,病斑大小多在1厘米,中、下部叶片发病多。病斑上有稀疏霉层。  相似文献   
482.
朱宏  王敬 《北京农业》2008,(6):34-35
<正>联科96(区试代号:L699)审定编号京审玉2008001选育单位北京联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067×997母本系"067"是用"多633"与自育紧凑型"黄早四"改良系"1659"杂交后,自交育成的株型特紧凑型早熟稳定系。父本自交系"997"是从"78599"杂交种中选育的稳  相似文献   
483.
基于模糊聚类的玉米大斑病害图像的分割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颜色空间的转换,将RGB颜色空间转化为HSI颜色空间,在色度H空间对玉米大斑病图像进行分割。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图像分割的阈值。对186幅玉米大斑病图像进行分割试验,分割的准确率为97.8%。分析表明,准确的病害图像分割可以为病害的特征值提取和病害的模式识别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84.
[目的]明确齐市地区鲜食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表现。[方法]在黑龙江省齐市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基础上,采用自然侵染的方法测定50种鲜食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表现。[结果]在该地区共鉴定出0、1、2和12共4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以0号和l号生理小种为优势生理小种,分别占52.9%,和29.4%。50种鲜食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表现为具有显著差异,万彩糯3号和斯达44共2个品种表现为免疫;哈糯2018、绿种糯167和小黄糯等20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白糯1308、白糯118和阿尔银甜糯3号等18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农种玉368、金糯262、密甜糯2号和白糯8301共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京科糯2010、白甜糯8302和黄甜糯8401等共6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结论]该研究为齐市地区鲜食玉米抗大斑病品种的选择和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5.
神农架地处鄂西北山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年降水量900~1 000mm.玉米是神农架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玉米3 333hm2以上.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常见的病害之一,由于历来发病较轻,因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来玉米大斑病发生趋重,2008年全区8个乡镇玉米大斑病普遍发生,局部暴发成灾,此病已成为影响神农架林区玉米高产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86.
1玉米大斑病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植株感病后,常使叶片干枯,重者全株枯死,产量失收,轻者生长不良,造成减产。株高70~100厘米时,先由基部叶片发病,渐及上部,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斑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病斑宽可达1~2厘米,长15~20厘米。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灰色霉状物(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487.
剑川县玉米大斑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在剑川县是一种常发性病害.近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和品种的抗病性、耕作制度、田间管理、土壤状况及天气因素等密切相关.除保玉7号外,其他品种均较感病;施肥偏多、偏迟,植株较密,连作,排水不良和碱性土壤及8月中下旬多雨水等加重病情.建议采用抗病品种,推广轮作倒茬,间种,增施农家肥,做好病情预测预报,适时喷药控制田间发病中心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88.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与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Ht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umc89和umc48a定位区域内全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发现101条ORF序列,其中16条ORF序列可编码蛋白质结构域。将这16条序列与已克隆的23条抗病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及进化树构建,并分析其与已知抗病基因的相似性及亲缘关系。结果发现,序列pco115381g和pco110559-1与编码水稻白叶枯病基因Xa1相似性高、亲缘关系近,而且具有植物抗性基因的高度保守结构域特征,可能与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Ht2有关。  相似文献   
489.
沈建新  张水妹 《江西植保》2000,23(4):107-109
90年代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大面积推广小麦套种春玉米以来,玉米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目前我县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是“三病二虫”,即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茎基腐病,玉米螟和大螟。针对其发生为害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90.
龙单3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抗病育种室经过多年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玉米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幼苗生长健壮,发苗快,株高260cm,穗位高90cm,果穗圆柱形,穗长24cm,穗粗4.9cm,穗行数14~18行,穗轴粉红色,子粒半马齿型,金黄色,轴细粒深,百粒重38g,容重760g/L,商品品质好.高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抗旱、抗倒伏、活秆成熟,玉米成熟时茎秆仍青枝绿叶,可以作青贮饲料,是理想的粮饲兼用型高产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