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综述了酚类化合物在奶制品中的应用,及对奶和奶制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2.
国产大麦过程中 ,赤霉素是必须的添加剂 ,它能够提高麦芽的浸出率等多方面的质量指标 ,但它的使用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 ,那就是麦芽的色度上升。着重在评述多酚类物质特别是阿魏酸 ,以及与它们的氧化有关的酶类等 ,在赤霉素作用以后 ,对麦芽色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健康的肠道系统对家禽生产至关重要.有害的变化会导致肠道菌群和功能失调,从而使鸡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下降.多酚类化合物及其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抗菌作用和益生元效应.文章详细论述了多酚类化合物对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4.
绿茶贮藏过程中茶多酚含量的变化与感官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王登良 《茶叶科学》1998,18(1):61-64
分析了大叶种绿茶贮藏过程中多酚类与茶叶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多酚类下降率与滋味、汤色、香气得分的下降率基本一致;当多酚类下降5%时,即能引起茶叶汤色、滋味、香气的明显下降.当下降率达到25%时.茶叶质变严重,失去原有饮用价值。因此,可以考虑将茶多酚作为绿茶质变的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5.
【目的】明确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卷烟工业配方模块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个浓香型烤烟模块打叶后片烟为研究对象,从常规化学成分、糖类物质、多酚类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打叶后大片烟(直径(D)25.40 mm)、中片烟(12.70D≤25.40 mm)、小片烟(6.35D≤12.70 mm)、碎片烟(2.36D≤6.35 mm)、碎末烟(D≤2.36 mm)以及混合片烟化学成分的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结果】(1)总糖、还原糖、烟碱和糖碱比、氮碱比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升高。(2)葡萄糖、果糖、糖类物质总量和蔗糖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前三者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升高。(3)绿原酸含量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差异,芸香苷、莨菪亭和多酚类物质总量在不同尺寸片烟间无显著性差异,绿原酸含量随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升高。(4)苹果酸、2,4-庚二烯酸、柠檬酸、油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苹果酸、柠檬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减少。(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片烟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碎末烟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低,内在化学品质较差。(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尺寸片烟分为3类:混合片烟和小片烟聚为一类,大片烟和中片烟聚为一类,碎片烟和碎末烟聚为一类。【结论】打叶后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大片烟和中片烟具有较好的品质,可以作为中高档卷烟产品的原料;碎末烟的烟叶质量特性相对较差,可作为烟草薄片;聚类分析聚为一类的烟叶,质量特征具有相似性,可解决部分原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6.
对2种葡萄皮及其酿造的葡萄酒中粗酚进行提取,测定其体外DPP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斑马鱼对提取物进行血管生成抑制活性检测。提取物处理斑马鱼胚胎22 h后,统计斑马鱼体节间血管的生长情况及提取物对斑马鱼体节间血管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葡萄酒和葡萄皮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葡萄酒的DPP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葡萄皮,其中葡萄酒1的DPPH清除率最高,为89.42%;比葡萄酒2高1.29个百分点,总抗氧化能力葡萄酒2最高,为223.24 U/m L;葡萄酒粗酚提取物能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且节间血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葡萄酒1的背长轴和体节间血管抑制效果更好;而葡萄皮粗酚提取物对斑马鱼血管生成无任何作用。  相似文献   
207.
《营养生物化学》刊载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葡萄能够通过增加心脏组织中抗氧化防御基因的活性来降低伴有慢性高血压的心脏衰竭。众所周知,葡萄是抗氧化剂和其他多酚类物质的天然来源物质,研究人员认为,葡萄中的这些物质在葡萄消费中起主要作用。此项研究由  相似文献   
208.
为优化大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分析其对大叶冬青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灭菌前后大叶冬青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多酚类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以灭菌温度、灭菌时间、药材粒度为考察因素,以灭菌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多酚类、皂苷类化合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权重分析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确定指标相关性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按照综合加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是多酚类化合物含量25.78%、皂苷类类化合物含量47.22%、DPPH·清除率26.99%,最佳灭菌工艺条件为:灭菌温度160或170℃,灭菌时间10 s,粉碎粒度不大于24目。按优化工艺灭菌后的样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灭菌前后样品的多酚、皂苷类化合物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且样品多酚、皂苷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相似度≥0.9。综上所述,瞬时高温灭菌能有效杀灭大叶冬青中的微生物,且对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