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07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1176篇
林业   1647篇
农学   1553篇
基础科学   2186篇
  1265篇
综合类   9839篇
农作物   878篇
水产渔业   1060篇
畜牧兽医   5359篇
园艺   2432篇
植物保护   654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717篇
  2022年   747篇
  2021年   751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744篇
  2015年   814篇
  2014年   1298篇
  2013年   1159篇
  2012年   1488篇
  2011年   1563篇
  2010年   1488篇
  2009年   1435篇
  2008年   1513篇
  2007年   1349篇
  2006年   1291篇
  2005年   1270篇
  2004年   834篇
  2003年   745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407篇
  1996年   352篇
  1995年   345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 (T Pm)是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菌。对 T Pm的检出及高效疫苗的研制是根除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关键。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是一种皮肤坏死毒素 ,也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有丝分裂原 ,单独就可引起细胞 DNA的合成及分裂。基于此毒素的特性 ,已经建立了诸如豚鼠皮肤坏死实验、小鼠致死实验、细胞促生长实验、胎牛肺细胞毒性实验、EL ISA及 PCR等方法来检测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随着人们对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活性的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疫苗也逐渐向更安全、有效的毒素疫苗发展。文章主要对 T Pm的检测方法、毒素生物学活性及疫苗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2.
施肥对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N、P、K肥单施及其不同配比混施,研究了施肥对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单施和不同配比混施均能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但混施的增产效果比单施更好。施用尿素400kg/hm^2,过磷酸钙500kg/hm^2,硫酸钾200kg/hm^2,产量最高,播种后8周达到11723.3kg/hm^2。  相似文献   
63.
活到老,学到老,七十有余的胡一铭老重重收藏和整理各种涉及掌类及多肉植物的书籍、直物、图片等资料是退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功课。[编者按]  相似文献   
64.
日前,“多点式”隔离饲养猪场在北京长城丹玉畜产有限公司破土动工。该公司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境内,美丽的长城脚下,坐落在拥有800亩林地的延庆县康庄林场。猪场设计采用国外先进的SEW饲养方式,猪场设计分四个区,分别是:种猪繁殖区、育仔区、育肥区和办公区,每区相隔1000  相似文献   
65.
2002年6月,在陆良县某养猪场的猪只中发生了一种喉头肿大,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共发病58头,死亡12头.经诊断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后,淘汰病猪9头,治愈34头,死亡3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培育多(?)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中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是建立高产群体结构的基础。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晚稻秧龄较长,一般35-40天,有的超过40天,且温度较高等原因,晚稻秧苗常发生徒长,俗称“牛毛秧”,难以达到丰产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我站与县农技站合作,于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对晚稻秧田进行多效唑喷施秧苗控制徒长试验,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DSA)对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AD患者行MSCT检查,并与MRA、DSA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17例AD患者用MSCT、MRA、DSA都能作出诊断(按DeBakey分型,Ⅰ型有4例,Ⅱ型有1例,Ⅲ型有12例),但只有MSCT能明确显示夹层的范围和分支的受累情况,以及剥离内膜瓣、裂口及主动脉的周围情况。而MRA对裂口的检出率只有21.74%,DSA可达87.0%。结论:MSCT对AD的分型以及破裂口的定位诊断更具准确性,对动脉分支显示更清晰。  相似文献   
68.
<正> 多效唑(MET)是八十年代我国新开发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它对作物具有多种调节功能,因而已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到1988年,全国已有14个省市推广300多万亩。现将其在多种作物上的应用技术及效果介绍如下: 1、水稻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可控制秧苗徒长、促进秧苗分蘖、抑制秧  相似文献   
69.
70.
万寿菊具有花色艳丽、花期长、扦插容易生根、可多茬栽培、管理粗放等特点,是重要节日常用之花,也是花圃中常见的优良花卉。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打破了“先扦插、后定植”的传统模式,探索出了“直插上盆”快速繁育技术。夏秋时节,从“直插上盆”,到开花,只需30-35天。大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生产工序,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下面简述其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