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74篇
  免费   2237篇
  国内免费   5068篇
林业   1477篇
农学   6060篇
基础科学   262篇
  2919篇
综合类   25042篇
农作物   3886篇
水产渔业   2046篇
畜牧兽医   18392篇
园艺   2475篇
植物保护   1820篇
  2024年   537篇
  2023年   1741篇
  2022年   1735篇
  2021年   2013篇
  2020年   1921篇
  2019年   2221篇
  2018年   1179篇
  2017年   1821篇
  2016年   2226篇
  2015年   2228篇
  2014年   2629篇
  2013年   2626篇
  2012年   3880篇
  2011年   3930篇
  2010年   3779篇
  2009年   3919篇
  2008年   3938篇
  2007年   3291篇
  2006年   2761篇
  2005年   2502篇
  2004年   2008篇
  2003年   1835篇
  2002年   1275篇
  2001年   1327篇
  2000年   1051篇
  1999年   915篇
  1998年   764篇
  1997年   613篇
  1996年   605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517篇
  1993年   458篇
  1992年   430篇
  1991年   382篇
  1990年   277篇
  1989年   280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获得龙眼PAL基因的序列,并研究该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采用反转录PCR获得PAL的保守序列,然后利用RACE法克隆PAL基因的3'cDNA和5'cDNA序列,再利用DNAMAN软件拼接获得PAL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以actin基因作为内参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PAL基因在4个龙眼品种嫩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克隆得到Dlpal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2 532 bp,开放阅读框为2 101 bp,编码83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2.259 ku,等电点为7.38。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序列与其它物种的PAL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Dlpal基因在4个龙眼品种‘乌龙岭’、‘松风本’、‘立冬本’和‘石峡’的嫩叶间的表达量差异显著,其中在‘立冬本’中表达量最高,在松风本中表达量最低。初步证明PAL基因在不同品种的龙眼叶片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1997-2000
在主动监测中从广西活禽市场的家鸭中分离到1株Ⅰ类新城疫病毒,遗传进化分析证实该分离株属于基因7型(按照Diel DG的分类方法则属于基因1c亚型)。该分离株在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112 ERQERL117,具有典型低致病性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特征。这是我国首次检出基因7型Ⅰ类新城疫病毒,对于其来源和分布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畜牧与兽医》2016,(5):31-38
为建立一种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将TGEV的N基因片段克隆到p ET-28a载体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的蛋白进行Western-blot鉴定。以纯化的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最终建立了检测TGE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ELISA方法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5种病毒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可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与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大白菜FAD8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8是控制亚油酸向亚麻酸转换的关键酶,对植物的膜脂不饱和度有重要影响,关系到植物的抗寒能力,在拟南芥中是低温诱导表达的。根据已发表的FAD8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低温处理条件下大白菜叶片cDNA中克隆到一段200 bp的中间序列,进一步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大白菜FAD8基因的5’和3’末端序列,经测序拼接获得1 509 bp的目的序列,编码432个氨基酸。与已经报导的油菜FAD8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达98%。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是单拷贝序列。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叶绿体脂肪酸去饱和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Hsc70基因作为鸡抗病育种中一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本试验利用克隆测序技术对清远麻鸡、广东温氏矮脚黄鸡、灵山鸡和隐性白羽洛克鸡4个品种共20个个体Hsc70基因的5′侧翼区进行多态性筛查,发现10处变异,包括8个SNPs和2个插入/缺失突变。通过分析,选取C.-521A〉C位点,利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此位点在灵山鸡和隐性白羽洛克鸡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所得分型结果与测定的耐热性状(T3、皮质酮、CD3+、CD4+和CD8+)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常温状态下(15℃),在隐性白羽洛克鸡群体中,位点C.-521A〉C与CD3+、CD4+和CD8+显著相关(P〈0.05),其中AA基因型个体CD3+值显著低于AC基因型个体,而CD4+与CD8+值显著高于AC基因型个体;热应激状态下(35℃),在灵山鸡群体中,位点C.-521A〉C与CD8+极显著相关(P〈0.01),CC基因型个体CD8+值极显著高于AA和AC基因型。  相似文献   
996.
不同生理时期梅花鹿血液GSH-Px含量测定及其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生理时期梅花鹿全血中GSH-Px含量变化及其纯化技术,为开发鹿血抗衰老资源奠定理论基础.用DINB法测定梅花鹿的溶血液、血细胞内容物、血浆和血细胞细胞膜中GSH-Px含量并计算全血GSH-Px含量;利用10%~100%饱和度的(NH4)2SO4盐析和柱层析技术纯化GSH-Px;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全血GSH-Px含量以生茸期最高为(1 973.07士25.43)U·mL-1,与配种期的(1 727.74士12.46)U·mL-1差异极显著(P<0.01),与生茸前期的(1 961.83士16.54)U·mL-1差异不显著(P>0.05);GSH-Px的初始比活力为24.9 U·mg-1,经纯化后得到GSH-Px 0.37 mg· mL-1,最终比活力1 347.7U·mg-1,纯化倍数为54.1倍,回收率25.00%;鹿血GSH-Px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2 ku.结果提示生茸期鹿血的GSH-Px含量最高,开发利用价值最大,GSH-Px含量与生理特性相关;鹿血GSH-Px盐析条件为40%~80%饱和度的(NH4)2SO4,此时所得GSH-Px纯化倍数较高.  相似文献   
997.
<正>草甘膦是一种广谱的、非选择性的、苗后传导性除草剂。自抗草甘膦作物被批准商业化以来,已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广泛使用。随着草甘膦使用的逐年增加,对杂草种群也造成了巨大的遗传选择压力。美国的科学家对从美国乔治亚州获得的对草甘膦  相似文献   
998.
柳蛎盾蚧危害与丁香防御蛋白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柳蛎盾蚧的未危害期(5月末)、危害盛期(6月末)、危害弱期(7月末)、危害末期(8月末),测定高抗类[什锦丁香等7种(品种)]、中抗类[西南丁香等3种(品种)]、易感类[紫丁香等2种]、高感类(红丁香)13种(品种)丁香叶中的POD,SOD,CAT,PPO,PAL,TI和CI 7种防御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危害时期,丁香种(品种)对丁香防御蛋白活力有极显著影响(P<0.01).POD活性,在危害盛期,在高抗、中抗类丁香中均显著升高(P<0.05),而在易感、高感类中应激滞后,即分别在危害弱期和危害末期升高.CAT在易感类和高感类丁香防御上起主导作用,其活性在危害盛期显著升高,而中抗和高抗类未见明显变化.SOD活性,在危害盛期高抗类丁香中无显著变化,而其余3类则显著降低.PPO活性在未危害期的高低与抗性相关,在虫害盛期诱导表达的强弱也与抗性相关;PAL活性未能反映抗性品种间的差异.TI和CI活性,在未危害期的高低与其抗虫性无明显相关性,在危害盛期的升高幅度与抗虫性呈正相关.综上所述,PPO在未危害期的活力可作为筛选丁香抗虫种(品种)的指标,危害盛期POD,PPO,TI和CI活性升高的幅度与丁香抗虫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9.
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青春之泉"基因。一直以来,专家对动物幼崽比成年动物从伤害中更快恢复的原因感到困惑。Lin28a基因在未出生婴儿体内异常活跃,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数量越来越少。在对老鼠进行的试验中,它加快治愈伤口的速度,同时加快身上软毛的重新生长。它还在耳朵受伤后帮助修复里面的组织。通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新型阳离子聚合物Chitosan-g-PEI-g-PEG-OH的性能,重点考察其粒度,基因转染效率与细胞毒性,探讨了其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能性.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SL)、透射电镜(TEM)观察了Chitosan-g-PEI-g-PEG-OH与DNA自组装形成的颗粒形态及粒径,Chitosan-g-PEI-g-PEG-OH可复合DNA形成粒径160~210 nm的纳米复合物,适合进入细胞.使用MTT比色法分析Chitosan-g-PEI-g-PEG-OH的毒性并与PEI,PEI-g-PEG-OH比较.选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转染Hela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新型阳离子多聚物Chitosan-g-PEI-g-PEG-OH在提高基因转染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其细胞毒性,有望成为基因转移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