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81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376篇
  115篇
综合类   3814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322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991.
朱满德  刘超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226-230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运用统计数据对贵州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系统分析,并从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及收入分配等视角考察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收入分配的二元结构特征是其根源.鉴于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我们着力从发展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特色高效型农业,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仍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二元结构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瓶颈.在目前情况下,城乡一体化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之间可持续发展最理想的方式,加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已经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地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模式.本文以凤凰镇发展为实例,总结该地区城镇化发展中的经验,探索适合本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93.
郁颢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137-139,144
选取杭州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部分农民增收致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发现其在增收致富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提出了增收致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设定五项具体指标,为亿万中国人清晰勾勒出“中国梦”的美好明天。“小不小康,要看老乡”,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实现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三农”中国梦正面临三重挑战:一是在经济持续增长、人口迅速城镇化的情况下,如何确保一个人多地少缺水国家人民能够“吃得饱,吃得好”;二是在城乡差距突出的13亿人口大国,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把农村建成亿万农民的美好家园,杜绝“城市病”和“农村病”,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三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变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有人愿种地、耕读能传家”。  相似文献   
995.
主流观点认为减少征地范围,集体建设用地人市,农民自主开发,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能够给农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性收入,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彻底的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在成都调研发现不发达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遇到流转不足、农民并没有获得建设用地的增值收益,并且还带来了巨大的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996.
新时期中国农村的土地整治,是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挖掘农村土地潜力,促进城乡用地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缓解建设占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探索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首先构建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到城乡协调度高值区、城乡协调度较高值区、城乡协调度中值区和城乡协调度低值区。针对不同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土地整治模式:适应城镇扩张型土地整治模式、基础设施改进型土地整治模式、中心村辐射带动型土地整治模式和特色农业发展型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从基础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事业4个方面构建评价中国农村社会事业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法测算得出农村社会事业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程度很大,而且基础教育的影响程度最大。据此提出建议,即协调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增设农村文化机构、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建造农村小学校作为重点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998.
声音     
回良玉: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2年11月27日,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隆重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回良玉指出,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进一步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部署了农村发展改革的各项工作,明确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在迁安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8年保持河北省县级综合经济实力首强,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中列第24位,在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比中列第22位,被评为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迁安市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几年来,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经济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100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除了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之外,还有“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等表述.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平等发展权问题、市场经济核心的产权问题,使我国城乡统筹进入一着棋动、全盘皆活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