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3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农业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陆地卫星TM 数据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制出1∶10万假彩色增强图像,通过目视解译制图获得黄河三角洲土地评价单元图。在此基础上进行野外调查,收集资料,室内化验分析,得到土地评价的基础数据。用聚类分析把全区资源分为5个类型;用判别分析验证表明五类间的差异显著,同时,筛选出了土样全盐量、土壤有机质,表土质地、排水、灌溉条件等五项指标,建立了精度较高的土地评价模型;用主成分分析进行了适宜性分析,编绘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图。研究表明: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适宜农、林生产的土地资源279.25万亩,占全区面积的32.8%,农业与林业之间用地矛盾突出;适宜牧业生产的土地资源437.74万亩,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0%,面积大,但质量差,只适于劣质牧草生长,要发展牧业生产则需要对土地进行改良和投资。另外,盐光板地134万亩,约占总面积的16%,绿色植被覆盖利用这部分土地,对改善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作用,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62.
地貌复杂性、地物多样性等特征使得全极化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的散射机制和散射强度相互交织,从而导致基于传统Wishart-H/α的全极化SAR数据难以实现喀斯特地区土地类型的有效划分。针对此问题,本文先用复Wishart距离测度对研究区土地类型样本进行聚类,同时利用H/α平面对研究区进行超盒聚类,然后根据超盒聚类结果平均相干矩阵与样本聚类结果平均相干矩阵间的复Wishart距离进行半监督分类,获得研究区土地类型划分的初步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对建筑物与裸岩地敏感的极化总功率(Polarimetric-Total-Power,SPAN)和对林地、草地与耕地敏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对初步结果继续进行划分,最终将研究区土地类型划分为水体、林地、草地、耕地、建筑地和裸岩地,总体分类精度为81.45%;采用另一地势相对平缓、地形相对单一的典型喀斯特地区全极化SAR数据进行验证,在实现该地区土地类型划分的同时总体分类精度为85.66%。说明gai该研究方法能够实现喀斯特地区土地类型的准确划分。  相似文献   
63.
研究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所引起的碳排放效应,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区域土地低碳利用提供决策基础。运用Arc GIS软件对北部湾经济区1990、2000及2010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而核算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转移矩阵。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内,因地类转移造成总净减少的碳排放量达987 550.37 t,经研究发现碳汇地类及未利用地向碳源地类转变、碳源地类间由低排放向高排放地类的转变会导致区域碳排放量明显增加。碳源地类向碳汇地类的转变而减少的碳排放量为631 690.25 t,碳减缓能力与转向地类的碳汇/碳排放能力有一定关系。针对新兴发展区域的土地利用趋势,从低碳经济的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64.
谈兵  翟文侠  宋成舜  柯新利  陈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129-4130,4164
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TD)和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GTD)分析了西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同时结合Markov模型,分析了土地类型转换特点。结果表明,GTD为0.15%;UTD最大的是园地,最小是草地。耕地去向主要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来源主要是其他土地和草地;林地去向是建设用地,来源为耕地和其他土地、草地;草地的去向是耕地和林地,没有来源;建设用地只有农村居民点整理为耕地转出,来源主要是耕地,比重占78.49%。总之,2015~2020年间,耕地比重先增后减,总体减少614.97 hm2;草地不断较少,减少329.91 hm2;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增加567.63 hm2。  相似文献   
65.
沈阳市建成区树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沈阳市建成区城市树木的调查分析发现:沈阳市的各土地类型中的树木分布不均。其中,被调查的256块样地中每公顷物种小于或等于5种的样地有113块,占总调查样地的44.14%,每公顷小于或等于10株的样地共43块,占总样地的16.80%;利用械种多度重要性排序及累积贡献率获得了不同土地类型中的主要树种;多个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公园性质的绿地树种多样性最高,企事业单位用地与居住区用地次之,街道类用地较低,而商业金融用地最低;并对沈阳市的树种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6.
土地类型的划分,是进行总体规划的基础,是确定每一块土地合理利用时行之有效的办法。河北太行山区正面临着综合治理开发,迫切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土地类型划分标准。本文是根据作者近年来在太行山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划分标准。是按照土地资源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的定量指标。从评定土地潜力划分等级入手,综合评价其对农、林、果、牧等各业的适宜性和适宜的程度,以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对每种类型土地的限制因素提出改造、利用的具体措施,以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快地使山区人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相似文献   
67.
2004年在杭锦旗全境范围内进行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调查,涉及全旗12个乡镇。文章通过调查对杭锦旗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类型面积分别加以阐述,并分别对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类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东江流域水土流失区水土资源评价是在广东省东江流域防治水土流失措施与规划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惠阳县上杨地区进行的重点深入研究之一。本区水土资源丰富,但成立大亚湾经济开发特区后,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激增,水资源不足,需要从西枝江取水补充。土地资源评价,首先应用土地发生学理论将本区划分出10种土地类型,制定出5个土地资源评价因子和指标,并参照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分级标准采用八级制进行评价,本区无一等地,二等地最多,占总土地面积33.5%,四级地最少,占总土地面积的1.3%。  相似文献   
69.
1选择地块葱忌重茬,前茬应选择薯类、糜谷和豆类,以肥力相对较高的黄绵土为宜,土地类型为梯田或缓坡地均可。2培育葱苗2.1整地  相似文献   
70.
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地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土壤水盐运移,对土壤盐渍化水平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野外调查和土壤采样分析获得了73个同一位置土壤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地类型数据以及土壤盐渍化水平数据。利用信息量计算法评价了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地类型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水平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潮土-(粘土和砂壤)-(幼年水稻土平地和盐化潮土河滩高地)对轻度盐渍化有指示作用,粘土-(砂质黄河滩地和盐化潮土浅平洼地)对中度盐渍化有指示作用,砂壤-(獐茅、芦草潮盐土平地和盐化潮土浅平洼地和白茅、芦苇盐潮土平地)对重度盐渍化有指示作用,盐化潮土-重壤-(滨海盐滩地和滨海芦苇沼泽湿洼地和獐茅、芦草潮盐土平地和白茅、芦苇盐潮土平地)对盐土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