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3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侵蚀和石漠化严重影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防治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通过布设经济林地(梨树)、水保林地(香樟、柏树)、坡耕地(农作物)和裸地(对照)5种径流小区,对该地区不同地类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度为13°的坡耕地和经济林地减流减沙效果显著,产流量分别减少了47.5%和25.8%,产沙量分别减少了78.5%和58.9%,香樟、柏树减流效果不明显,但产沙量分别减少了44.7%和79.3%;坡度为18°时,经济林地(梨树)、水保林地(香障)、水保林地(柏树)、坡耕地(农作物)4种地类的产流量减少45.8%,4.9%,3.8%,16.6%,产沙量分别减少了91.3%,81.1%,77.4%,61.6%。25°的坡耕地产沙量是对照的8.9倍,土壤侵蚀量大幅度增加。产流产沙量与降雨量(P)、最大30min雨强(I30)和坡度(s)均呈幂函数关系,产沙量与产流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2.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区,在流域内进行高密度采样的基础上,利用EPIC模型中土壤可蚀性K值计算方法与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及其空间变异,结合流域土地利用图,运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了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K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流域K值变化范围为0.2451~0.4623,均值为0.3289,变异系数为0.1295,流域K值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K值总体分布趋势为从流域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逐渐减小,受人为干扰较多的区域其K值也较高。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面积加权平均K值,以果园0.3769最大,油桐0.2607最小,植被类型下的K值均低于除耕地外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大的地类,说明植被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土壤性质,提高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但K值的大小与植被类型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3.
山东莱州湾地区的土地类型划分和土地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4.
湿地研究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湿地分类、湿地评价、湿地模型以及湿地的开发、保护、恢复与重建,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富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土地类型多样,多年以来,适应富源县及周边地区中低海拔、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籽粒黄色、早中熟、稳产、抗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是农民群众的追求。“胜玉三号”,玉米新品种就是根据以上目标而选育的。  相似文献   
2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景观出现破碎化甚至逐渐消失的局面。而在改造农业景观时,由于对农业景观的误解以及研究的不深入,出现了破碎化严重、景观效果雷同、管理力度不够和照搬城市景观规划等问题。结合诸多学者的观点,基于生态美学角度进行农业景观的研究,并以乡村绿篱景观为例探讨农业景观的研究关键点。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动农业景观的科学性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江翠玲 《现代园艺》2014,(7):108-109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类型越来越多,对林地的占用量也越来越大。调查林地的征占用情况已经成为林业主管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征占用林地把握不准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对占用征用林地中土地类型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8.
利用湖南省97个气象站1975—2015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湖南省降水特征和干旱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衡邵盆地地形,对衡邵盆地2005—2015年的干旱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重点研究了该时段干旱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2%,年降水量在地域分配上差异也较大,西、南、东三面山地降水多,中部丘陵和北部洞庭湖平原降水相对较少。湖南省绝大部分地区夏秋干旱日数占全年干旱日数的60%~80%,尤以湘中衡邵盆地干旱出现的频率最高,达70%以上,且区域内各县市干旱的时空分布差别较大,衡邵盆地因受地形性下沉气流影响,过程降雨量往往少于其他地方,干旱概率较其他地区高。对于大部分区域而言,耕地、林园地、草地所占比重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呈负相关,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所占比重与CI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
黔东南林区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林区是贵州木材的主要产地,也是全国杉木的中心产区之一。该区林用土地潜力巨大。探讨其生态环境宜林宜杉的突出特点,为充分开发利用这片沃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平凉市的适应性,试验研究了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平凉市不同土地类型(山地、塬地、川地和沙滩地)的株高、枝条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质(CP)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干物质(DMD)和相对饲料价值(RFV)等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宜甘农 2 号小黑麦种植的最佳土地类型,从而为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平凉市的示范推广奠定基础。 结果表明:甘农 2 号小黑麦在 4 个土地类型的鲜、干草产量分别在 46.02、17.34 t/hm~2以上,但以川地最高,川地的鲜、干草产量分别为 53.14、22.71 t/hm~2;在 川 地 的 CP 含 量和 RFV 最高,分别为 10.35%和 109.81,NDF 含量最低,为 54.00%;在塬地的 DMD 最高,为 63.74%,ADF 含量最低,为 32.30%。 综合评价表明,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川地的表现最优,其次为塬地、山地和沙滩地。 因此,甘农 2 号小黑麦在平凉市的不同土地类型均适宜种植,但最适宜在川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