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254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44篇
  506篇
综合类   77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徐伟声  常胜  李江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63-8663,8677
恩施州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形成恶性循环,使本地石漠化呈现出萌芽状态。对恩施州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过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2.
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及植被恢复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喀斯特石漠化是在人的干预下,喀斯特地区植被和土壤退化导致的结果。通过回顾国内外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情况,在分析喀斯特植被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基础上,提出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复应该选择合适的树种、合适的造林方式和治理模式,分阶段人为促进封山育林,转移剩余劳动力,用可持续理论引导当地居民逐渐改变古老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3.
贵州省南部喀斯特地区海拔低、温度高、干旱少土,具有发展火龙果的优越自然生态条件。2001年以来,贵州省引进了红皮白肉和红皮红肉两个火龙果品系进行试验种植,成功筛选出适合该省低热河谷地区种植的多个品种。引种成功的火龙果、耐干旱、病虫害少、产量高且品质好,进入丰产期后亩产可达3000余公斤,产值上万元,是精品特色水果和喀斯特石漠化山区治理的良好经济作物。贵州气候资源适宜火龙果种植,产业化前景相当广阔。  相似文献   
104.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质量退化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成土母质、海拔高度和利用方式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较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土地利用方式,即林地、灌木丛地、荒草地等自然植被下的土壤理化性状较好,养分含量高,而经开垦耕作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较大,土层变浅,腐殖质层变薄,颗粒变细,水稳性困粒减少,土壤易于流失,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明显减少,pH值升高,土壤贫瘠化,土壤总体质量表现出明显的退化。  相似文献   
105.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331-331,333
在对喀斯特山区野生木本观赏资源评价的基础上 ,研究其开发利用途径。着重强调绿色植物资源是人工可再生资源 ,资源利用与再生必须紧密结合 ,才能世世代代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6.
肥料运筹对喀斯特山区覆膜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是调控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重要措施.以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为重点,在栽培措施优化前提下,以优质高产玉米PZH-15为材料,研究分析了各肥料处理对覆膜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分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15 kg/hm2的施肥范围内,肥料能显著提高覆膜玉米植株的株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叶绿素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与覆膜玉米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同的栽培措施条件下,将施肥量从315 kg/hm2降至270 kg/hm2,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增强,但处理间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在P 135 kg/hm2、K 203 kg/hm2、N 270 kg/hm2情况下,且于抽穗期深施追肥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是调控覆膜玉米产量与生理基础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7.
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环境与土壤退化及其恢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喀斯特环境是一种脆弱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在我国有较广泛的分布,在滇、黔、桂三省区分布特别集中,是制约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以往虽然已开展了一些喀斯特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在土壤退化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本文论述了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土壤退化的成因机理,根据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喀斯特环境中土壤退化的恢复途径及其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基于三角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喀斯特地区作为一种典型的土地生态环境区域,对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和趋势进行评价是诊断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系统破坏和退化程度的重要手段。该文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性指数、功能性指数和效益指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三角模型,并对2005-2012年贵阳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的路径。结果表明:贵阳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水平先后经历了不健康、亚健康、初级健康和中级健康4个状态阶段,具有逐渐向高级健康状态发展的趋势,在未来应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经济建设基础保障水平并结合自然优势,充分利用土地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预警系统以优化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水平。该研究能够为生态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主要的措施之一,但人们对喀斯特地区林草措施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甚少。为此,利用野外定位观测径流小区的手段,初步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林草措施类型对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喀斯特地区水保林较经济林拦蓄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的能力更强;就保水保土效果而言,水保林中墨西哥柏>墨西哥柏×杨树,草中白三叶>黑麦草>荒山荒坡,经济林中桃树>板栗>梨树。  相似文献   
110.
喀斯特山区耕地时空演变与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喀斯特山区因其耕地资源特殊性使得社会经济发展限制因素尤为突出,厘清其演变规律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贵州省耕地为研究对象,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核密度、Lorenz曲线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0、2005、2010、2015、2018年共5期耕地数据的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变进行深度探究。结果表明:贵州省耕地"西北多、东南少",空间非均衡分布,省会周围、生态脆弱敏感区及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域耕地总量较少;耕地分布呈现空间正相关性,高-高聚类区域自然条件比较相似,低-低聚类区域大多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或其他生态敏感脆弱区;时间尺度上耕地总量和密度均在2005年出现递减拐点,2000-2018年以地类转出为主,主要流向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程度随时间推移愈加强烈,到末期稍减;空间尺度上各期耕地增减都较为均衡,面积的减少量稳定,增加量则由高值骤降至低值,并在低值处趋于稳定;地理探测显示影响贵州省耕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为人口、GDP,次要因子为路网密度、平均坡度,其中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力大于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