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1篇
  58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31.
对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24、桂8、赣无1、湘林11这6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无性系光响应曲线进行了分析,了解各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所测数据通过二项式回归、直线回归拟舍得出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等光合特征参数,结果表明,6个油茶无性系LSP为1 165.07~1 373.63 μmol/(m2·s),LCP集中在7.33~50.91 μmol/(m2·s).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24和湘林11耐弱光能力较强;桂8 LSP高,LCP也高,较耐强光.岑软2号、岑软3号LSP高,LCP低,对光环境的适应范围较广.Pmax从大到小为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24、桂8、赣无1、湘林11,岑软2号、岑软3号具有较大的光合潜力.  相似文献   
332.
试验以优选早蜜甜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风速对甜瓜叶片光合、呼吸、蒸腾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从气孔导度来看:1.5m/s时对甜瓜新叶生长最有利,0.7m/s时对甜瓜老叶生长最有利;从胞间CCh浓度来看:0.7m/s时对甜瓜新叶生长最有利,0.7m/s时对甜瓜老叶生长最有利;从净光合速率来看:0.7m/s时对甜瓜新叶生长最有利。0.9m/s时对甜瓜老叶生长最有利;从蒸腾速率来看:0.5m/s时对甜瓜新叶生长最有利,0.7m/s时对甜瓜老叶生长最有利。鉴于0.7rids风速对实验中10项指标中的5项有利。因此:甜瓜温室栽培的风速应以0.7m/s为宜。  相似文献   
333.
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组分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挖壕法测定无根和有根样地的土壤呼吸,确定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群落土壤呼吸中异养呼吸和根系自养呼吸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对照与挖壕样方土壤温度和湿度均呈显著的季节变化;2010和2011年土壤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2.71和2.22μmol·m-2s-1,2010和2011年异养呼吸速率比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13.7%和21.1%;2010—2011年土壤自养呼吸速率为0.01~0.89μmol·m-2s-1,自养呼吸速率均值为0.49μmol·m-2s-1,2年间自养呼吸速率贡献率为0.2%~37.7%,年均自养呼吸速率贡献率为20.2%;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与土壤2,5和10cm深处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指数相关(P0.001),而土壤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与5cm深处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利用2cm深处土壤温度拟合土壤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时,异养呼吸速率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略高;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双变量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和异养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拟合方程的R2值为0.70~0.78。  相似文献   
334.
高氧气调包装双孢蘑菇呼吸速率预测模型建立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双孢蘑菇高氧气调包装系统设计,以新鲜双孢蘑菇为材料,采用高氧气调包装方式,分别应用Weibull模型、Logistic模型研究双孢蘑菇高氧气调包装内O2和CO2浓度变化,对双孢蘑菇呼吸速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贮藏50h后,高氧气调包装袋内的O2分压由最初80kPa下降到50kPa,对照处理袋内O2浓度缓慢下降,不同包装方式袋内CO2浓度随贮藏时间逐渐升高,在贮藏后期,CO2浓度逐渐趋于平缓。包装袋内的O2、CO2分压测定值与预测值拟合较好。CO2产生速率很好地反映了双孢蘑菇高氧气调包装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335.
围封和放牧条件下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自2002年围封禁牧和持续冬季适度放牧两种处理下的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土壤呼吸速率、根系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持续冬季放牧条件下的土壤呼吸速率、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容重均高于围封禁牧的高寒草地,而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围封草地。适度的放牧活动有利于地下生物量的积累,促进生物量向地下的转移,可以加速氮的矿化和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增加土壤的活性;适当的围封措施则可以保持土壤养分,避免土壤有机质流失。  相似文献   
336.
农村生活垃圾长期堆放对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白洋淀地区"淀中村"垃圾堆周边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农村生活垃圾长期露天堆放对土壤生物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堆周边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TN、TP、氨态氮、TOC含量明显增加,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随之发生变化。试验对距离垃圾堆0-60 m范围内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发现0 m处土壤的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分别是对照的9.42倍和4.33倍。随着与垃圾堆距离的增加,土壤中氨态氮和TOC的含量逐渐降低,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也呈下降趋势。数据分析表明,土壤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呈正相关,并且二者与氨态氮和TOC含量变化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337.
【目的】分析白榆纯林(BB)、刺槐纯林(CC)及二者不同比例混交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及月变化特征,探究影响研究区土壤呼吸的主导因子。【方法】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全自动观测系统,测定陕西杨凌试验田栽植的白榆纯林(BB)、刺槐纯林(CC)及二者不同比例(1∶1(1B1C),1∶2(1B2C)和2∶1(2B1C))混交林5种林型生长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并利用观测仪附带的土壤温度探针测定地表及地下5,10和15cm深处的土壤温度,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测定地下10cm深处的土壤含水量。【结果】白榆/刺槐不同林型土壤呼吸速率在6,7,9月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午后12:00-15:00,之后逐渐降低,其中混交林1B2C7,9月土壤呼吸速率峰值高于其他林型,分别为4.193和4.283μmol/(m2.s);白榆/刺槐不同林型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月变化规律,7-9月土壤呼吸速率均较高,在5-9月,5种林型中白榆纯林的土壤呼吸速率一直很低,而混交林1B2C始终较高。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二者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性,其中地下5cm深处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最好。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表现离散,二者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在不同林型中,白榆纯林的土壤呼吸速率较低,混交林1B2C一直较高;影响该区白榆、刺槐纯林及不同比例混交林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地下5cm深处的土壤温度,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8.
在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研究了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低山丘陵区石榴-小麦间作系统(间作系统)和小麦单作系统(单作系统)内土壤呼吸速率(SRR)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间作系统和单作系统的SRR在晴天-多云均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呈单峰变化趋势,在阴天日波动变化幅度较小。SRR在晴天-多云和阴天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均基本一致。间作系统的SRR高于单作系统。整个观测时期内间作系统和单作系统的平均SRR分别为1.813μmol.m-2.s-1和1.642μmol.m-2.s-1。(2)间作系统和单作系统SRR与15cm处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在该深处的Q10值分别为1.73和1.49。(3)间作系统和单作系统与20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与SRR的相关关系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9.
锰、硼对大豆几种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硼、锰对大豆各生育期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锰或硼能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大豆叶片的呼吸速率,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且锰和硼适量同施作用更显著,表明适量锰和硼在大豆体内呈相互促进作用。在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上,适量施锰较适量施硼处理的作用更大,在大豆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上,适量施硼处理较适量施锰处理作用更大。而高浓度的锰或硼处理对大豆叶片上述生理效应产生相反的效果,且高浓度的硼的抑制作用较高浓度的锰更大,表明5mg/L的硼处理已对大豆产生了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40.
桂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乙烯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初探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朱诚  刘非燕 《园艺学报》1998,25(3):275-279
研究了桂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乙烯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表明,花瓣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衰老期间下降,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跃变高峰;SOD和CAT活性在盛花期后迅速下降,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迅速上升,膜透性增加。认为乙烯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增加是桂花衰老的主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