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1通过触觉判断简便的手段可以得到简单但有效的判断。通过触摸粮食可以发现什么?首先将你的手伸人一袋粮食中,如果粮食是干燥的,在袋子的里层和外层不会感到任何的温度差异;如果粮食的水分含量高,那么在冬季你会感到袋子中心处的粮食比外层的粮食热,在夏季你会感到袋子中心处的粮食比外层的粮食凉。取一勺米糠放在手掌中,用手指挤压、摩擦。如果感到太粗糙,这可能说明米糠中掺杂了稻壳;握一小把米糠在手攒紧成拳头后再慢慢松开手指,质量好的米糠会留有手指的压痕,而掺了杂质的米糠则会散开无法成形。但是,如果用于家禽的粉状配…  相似文献   
92.
1 食盐的作用 食盐化学成分氯化钠,其所含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都是细胞外液的主要离子,细胞内液有少量的氯离子,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因此氯化钠参与维持体细胞的渗透压和体液酸碱平衡,内服刺激味觉感受器及反射性地增加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提高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在畜禽养殖中按需求量给予添加.临床上还可外用于消炎杀菌,其等渗溶液(0.9%盐溶液)也可补充体液以对抗疾病引起的体液及血液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93.
饲料调味剂的“香”和“味”对动物是一种良性刺激,它们分别作用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嗅上皮)和味觉感受器(味蕾),再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和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兴奋动物的采食行为,增加消化功能(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消化道蠕动),最终提高饲料尤其是适口性差的饲料的采食量和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4.
正奶牛异食癖又名异食症,是指由于环境、营养、内分泌和遗传等因素引起的,以舔食、啃咬无价值的异物为特征的一种顽固性消化紊乱、味觉异常的新陈代谢障碍性疾病。牛若经常食毛、舔食啃吃煤渣、墙土、砖块、破布等物,是发生异食癖的表现。异食癖是代谢紊乱,味觉异常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症。多为动物机体内矿物元素不足,如缺  相似文献   
95.
<正>奶牛异食癖又名异食症,是指由于环境、营养、内分泌和遗传等因素引起的,以舔食、啃咬无价值的异物为特征的一种顽固性消化紊乱、味觉异常的新陈代谢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96.
龙彭年 《辣椒杂志》2009,7(4):46-49
饮食男女,人生概莫能外,而民以食为天,似乎吃还是第一位的。如果说甜代表了本能,辣就是人后天追求味觉刺激的反映。人之吃食,味为至尊,从茹毛饮血到利用辛辣作料来压腥、驱湿……辣椒,这个点燃人们味觉的神奇果实,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人食用,而且它的形象也开‘始寓意红火,热烈。  相似文献   
97.
周东升  龙九妹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50-13351
[目的]研究烟青虫幼虫的可塑性行为,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行为试验双选法和切除味觉感受器研究了不同取食经历烟青虫5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的味觉可塑性行为。[结果]正常人工饲料饲养幼虫对取食抑制素十分敏感,切除了侧栓锥感受器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的反应与正常幼虫相似,切除了中栓锥感受器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不敏感。而用含有低浓度取食抑制素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不敏感。[结论]中栓锥感受器中含有对取食抑制素敏感的味觉神经元,不同取食经历的烟青虫幼虫对取食抑制素具有行为可塑性。  相似文献   
98.
动物采食生理特点及采食量调控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食量是限制动物生产性能及基因潜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动物采食量,尤其是猪的采食量已逐渐成为动物营养生理研究的一大热点。嗅觉和味觉(在视觉的帮助下)是辨别和摄取食物的第1感觉系统。而最终采食行为则主要依靠其口腔内的化学感受器和能快速反应食物愉悦与否的嗅上皮细胞。无机离子、单糖和多糖、氨基酸和多肽、食物中的毒素等都能影响动物的采食行为。本文综合讨论了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对采食量的影响及如何对采食量进行调控,重点比较了猪与人类的嗅觉和味觉细胞受体和神经刺激方面的差异,并概述了当前和将来与适口性有关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99.
大蒜、陈皮和辣椒,俗称养殖业饲料"三宝". (一)使用价值 1.刺激食欲,增加食量:日常生产中,在饲料里适量添加一些大蒜粉、陈皮粉、辣椒粉,一方面能掩盖某些饲料成分的不良气味,另一方面所散发的芳香气可刺激畜禽味觉,促进胃肠蠕动、消化腺分泌,同时调节饲料适口性,增进畜禽采食量.  相似文献   
100.
羊异食癖是指由于代谢机能紊乱而致味觉异常所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症,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生,易发生于过度放牧地区和长期干旱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