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1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487篇
林业   318篇
农学   578篇
基础科学   162篇
  1325篇
综合类   3903篇
农作物   571篇
水产渔业   181篇
畜牧兽医   1447篇
园艺   569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633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化肥的施用是农业获得高产的重要手段,为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的发展,生物菌肥日益受到重视.生物菌肥是含有微生物的制品,可改善土壤性状及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对农作物生长、养分吸收、抗性及品质具有改善作用.特别是针对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盲目、过量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作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累积、品质降低等不利后果,施用生物菌肥是较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72.
不同菠菜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0个菠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评价其在低氮(2mmol/L)和高氮(10mmol/L)水平下对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菠菜基因型在2个氮水平下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高氮水平下,菠菜地上部干质量、含氮量、氮累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高于低氮水平;而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明显低于低氮水平。其中地上部干质量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均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可以作为同一供氮水平下氮效率(NUE)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地上部氮累积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的变异系数也较高,且与地上部干质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故可作为菠菜氮效率的辅助评价指标。根据不同菠菜基因型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低于或高于供试基因型地上部干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氮低效基因型和氮高效基因型,所筛选出的氮高效基因型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具有较高的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氮累积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通径分析表明,氮素吸收效率在2个氮水平下对菠菜氮效率的贡献明显高于氮素利用效率,但氮素利用效率对氮效率也有一定的贡献。由此可见,在菠菜氮高效品种的选育工作中应协同提高低氮和高氮条件下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73.
[目的]分析氮肥对不同冬油菜品种越冬期营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方法]连续两年(2009-2011)田间试验,以早熟品种中油116和中晚熟品种中油杂12号为材料,设5种氮肥用量(0,90,180,270,360kg/hm2)。在越冬期对油菜干重,根系和地上部氮含量及比例,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籽粒产量进行考查。[结果]中油116在施氮量从0增加到180kg/hm2时,地上部干重迅速增加;而在施氮量从180kg/hm2增加到360kg/hm2时,地上部干重缓慢增加。中油杂12号的地上部干重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在270kg/hm2时达到最大值。当施氮量从90kg/hm2到180kg/hm2时,地上部和根中的氮含量及比例均迅速增加,并且中油杂12号根中的氮含量及比例高于中油116。两个品种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施氮量从90kg/hm2到180kg/hm2时增加最为明显。[结论]合理施用氮肥能够显著增加不同熟期油菜品种越冬期的干重及氮素吸收,并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974.
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养分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土壤供氮、磷、钾能力以及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状况。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施肥明显促进冬小麦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最终形成对产量的影响。与-N(不施氮),-P(不施磷)处理比较,NPK处理(施氮、磷肥)分别增产10.7%,5.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供氮、磷、钾的能力分别为89.3%,84.6%,96.6%。1/2N、1/2P、1/2K处理的产量分别相当于NPK处理的96.2%,98.1%,97.4%,各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变化。NPK处理的氮磷钾籽粒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6.4%,10.9%,7.4%,氮磷钾回收率(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4.6%,17.1%,41.0%;氮磷钾用量减半,籽粒利用率分别为25.1%,15.2%,6.3%,氮磷钾回收率分别为31.6%,26.0%,49.1%,各处理产量高低顺序为:NPK>1/2P,1/2K>-K,1/2N>-N,-P>对照。冬小麦高产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N,P>K。依据氮磷钾肥产量效应和土壤氮、磷、钾平衡状况提出氮磷钾(N,P2O5,K2O)推荐用量分别为202.5~216,27~54,0~18 kg/hm2。  相似文献   
975.
李清霞  李双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42-11444
[目的]为开发桑蚕蛹新资源,测定桑蚕蛹中10种元素的含量。[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蚕蛹中元素K、Na、Ca、Mg、Fe、Cu、Zn、Mn的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蚕蛹中元素Se、Cr的含量。[结果]桑蚕蛹中元素K、Na、Cu、Zn、Fe、Ca、Mg、Se、Cr、Mn的含量分别为14.340 0 mg/g、49.380 0 mg/g、22.580 0μg/g、142.400 0μg/g、450.600 0μg/g、8.567 0 mg/g、4.783 0 mg/g、0.458 1μg/g、1.815 0μg/g、18.580 0μg/g。[结论]研究建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桑蚕蛹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新资源食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6.
[目的]为苹果生产中有限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10年生红富士苹果和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在1/4、2/4和4/4 3个根域空间施等量有机肥条件下幼树生长、15N-尿素吸收、利用与分配,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在施等量有机肥的条件下,随着有机肥施用空间的减小,幼树生物量明显升高,1/4和2/4处理增幅分别是4/4处理的72.7%和26.7%;1/4和2/4处理备器官的Ndff值均高于4/4处理,且以1/4处理最显著;随有机肥施用空间的减小,根、茎和叶片3个器官15N分配率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植株15N利用率在0.05水平显著提高,4/4、2/4和1/4处理15N利用率分别为0.89% 、1.51%和2.99%;15N利用率与根系生物量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R=0.95).减小有机肥施肥空间能明显提高结果树产量、果实糖度、硬度和单果重.[结论]在有机肥源不足的情况下,局部优化施肥能提高幼树15N利用率,促进各器官均衡生长,提高结果树果实产量、果实糖度、硬度和单果重.  相似文献   
977.
滴施外源钙对香蕉生长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滴灌施肥条件下,施用不同水平Ca(NO3)2对香蕉生长、生物量积累及不同部位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滴施不同水平Ca(NO3)2对香蕉叶片长度、假茎高度影响显著,但对叶片数、叶片宽度、假茎围长度等农艺性状指标影响不显著。滴施不同水平Ca(NO3)2对香蕉叶片、根系及整株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其中,施钙处理整株香蕉生物量的增量为5.78%~10.59%。滴施不同水平Ca(NO3)2显著增加香蕉根系的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其增幅分别为8.61%~47.35%和11.77%~28.17%。不同施钙处理对香蕉叶片、假茎、根系等各部分矿质营养吸收产生一定影响,但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8.
以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5个磷(P2O5)水平处理(0、400、600、800、1000 mg/kg)对平邑甜茶生长及15N-尿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植株的株高、茎粗、干重和叶面积均先增加后减少,400 mg/kg水平时植株正常生长,株高、茎粗、干重和叶面积最大,分别为27.72 cm、0.428 cm、8.07 g和15.12 mm2;1000 mg/kg水平时植株生长受抑制,株高、茎粗、干重和叶面积最小分别为21.86 cm、0.318 cm、6.13 g和13.73 mm2;植株不同器官(根、茎、叶)的Ndff值也表现出同样趋势。植株全氮、15 N吸收量、氮肥利用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400 mg/kg水平时植株全氮、15N吸收量和利用率最大分别为0.1146 g、0.0012 g和4.11%,600mg/kg水平时植株全氮,15N吸收量和利用率分别为0.1090 g、0.001 g和3.01%;800 kg/kg水平时,植株全氮,15 N吸收量和利用率分别为:0.0927 g、0.0007 g和2.23%,而1000 mg/kg水平时全氮、15N吸收量和利用率最小分别为0.0847 g、0.0007 g和2.04%。  相似文献   
979.
无机热控涂层是航天器常用的一类热控涂层。文章采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真空-紫外辐照装置,选用合适的加速倍率,对国内几种常用的热控涂层进行了10000ESH以上的辐照试验,原位测量了各阶段试验样品的太阳吸收比,获得了这些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比变化曲线,验证了热控涂层的“漂白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热控制专家进行热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以“北京新三号”大白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大白菜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以期为氮肥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氮量与产量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施氮水平150 kg/hm2为秋季大白菜最佳施氮量,当施氮水平低于该值时,土壤硝态氮残留保持在较低水平,表观损失量也很低;当施氮水平超过该值时,土壤中硝态氮的残留量和损失量均会显著增加;种植区域平均施氮量为300 kg/hm2时,通过改善施肥方法与灌溉方式,大幅度减少氮肥用量,仍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