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220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61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2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吲哚乙酸与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海玉13号玉米种子为供试材料,测定了5种不同浓度(0、10、20、30、35 mg/L)处理下吲哚乙酸和赤霉素(GA3)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苗长、幼苗根长、幼苗活力指数等的影响.[结果]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30 mg/L的吲哚乙酸和20mg/L的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最显著,且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玉米种子的影响比较平缓,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差异比较大.[结论]该研究为吲哚乙酸与赤霉素在玉米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2.
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96头健康、平均体重为(7.93±0.04) kg的长大二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栏,每栏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三丁酸甘油酯组饲喂基础饲粮+0.20%三丁酸甘油酯。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丁酸甘油酯组仔猪日采食量提高7.02%(P〉0.05),日增重提高11.79%(P〈0.05),料重比降低4.14%(P〉0.05),腹泻率和发病率分别降低66.67%(P〈0.01)和22.22%(P〈0.05)。饲粮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56%(P〈0.05)、12.38%(P〈0.05)和4.09%(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0.20%三丁酸甘油酯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623.
624.
以当年生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榆叶梅嫩枝作为试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浓度分别为500、750、1000、1250mg/L的吲哚丁酸处理对榆叶梅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浓度处理均可提高榆叶梅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生根率、新梢长势,其中1000mg/L吲哚丁酸处理榆叶梅绿枝扦插效果最好,其成活率和生根率达到82.22%和88.89%。  相似文献   
625.
黄瓜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000mg/L,5000mg/L,6000mg/L,7000mg/L,8000mg/L和9000mg/L浓度的乙烯利在黄瓜种子期进行雌性化处理(浸泡),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黄瓜叶片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子叶期各处理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分别比对照低了16.989%、16.487%、14.52%、21.685%、30.828%和28.674%,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第一真叶至第三真叶期各处理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仍低于对照,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在子叶期至第三叶期,经过8000mg/L处理后的黄瓜叶片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与其他各处理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26.
《山西农业科学》2021,(1):35-3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小麦播种期、分蘖至起身期、拔节至抽穗期各喷施1次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并配合使用生物助剂、液体硅肥和除草剂,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赤·吲乙·芸苔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小麦增产提质提供新手段。结果表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与不施生长调节剂相比,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处理后的小麦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增加了1.45%、1.44%、4.03%、5.64%,产量提高了9.65%。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可以在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7.
ABA、IAA对旱作水稻叶片气孔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范晓荣  沈其荣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2):1450-1455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淹水和旱作条件下的水稻体内ABA和IAA对水稻叶片气孔行为的动态变化。SAS分析表明 ,在淹水条件下 ,水稻叶气孔阻抗主要是与相对湿度、IAA含量和叶片温度显著相关。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淹水条件下水稻叶气孔阻抗的主要因素为相对湿度和IAA含量 ,回归系数分别为 0 .0 2 7和 0 .0 0 0 16,而旱作条件下水稻叶气孔阻抗则主要是由温度、IAA和ABA决定 ,回归系数分别为 0 .0 745、0 .0 0 0 3和 -0 .0 0 0 9。利用外源不同IAA、ABA比例的混合液处理水稻叶片 ,发现其对水稻叶片的气孔开闭具有效的调控作用 ,从而有效地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628.
用50㎎/L吲哚丁酸浸泡木薯种茎,可增加木薯的株高和茎粗,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并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而使叶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降低。最终提高木薯根冠比值和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629.
浑源山葡萄硬枝双芽剪截,清水浸泡24小时,用500ppm 吲哚丁酸蘸插条基部2~3厘米处30秒钟,进行电热催根,经15天左右产生愈伤组织、略见幼根突起时,扦插在营养袋内育苗,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经常喷水保湿,成活率高达94%.待晚霜过后,破袋移植于露地,当年6月下旬可进行绿枝嫁接的砧木苗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30.
一定质量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处理方法是诱导枇杷原生质体起源的芽苗生根的主要因素.不同IBA质量浓度显著影响根的生成,2-4mgL-1IBA是诱导芽苗生根的有效质量浓度,其中4mgL-1IBA是诱导枇杷原生质体芽苗生根的最佳浓度,生根率达80.5%.4mgL-1IBA培养10-15d后,转入1mgL-1IBA培养,生根率进一步提高至90%.芽苗折断培养,断口截面50%斜插入4mgL-1IBA培养基中15d后可从苗茎基部直接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