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56篇
畜牧兽医   3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赵宇江 《水产养殖》2012,33(9):56-56
水体原因所引发的草鱼"厌食症"是较为常见的,同时也是常被我们忽视的,原因在于此类"厌食症"常常无明显的体表症状,仅仅表现出来的就是草鱼的不摄食,引起的主要原因及处理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42.
1文蛤半人工采苗的预报 笔者于2004年6月12日实施了文蛤性腺发育情况的连续观察,并与海上浮游动物拖网检查相结合,从而做出采苗区文蛤半人工采苗的时间预报。  相似文献   
143.
草鱼发塘池浮游植物共有6门41属,数量变幅为7.20×109~6.37×1010个/L,平均为2.04×1010个/L;优势门为蓝藻门,其次为绿藻门,分别占总数的80.5%和17.3%.浮游动物共计28属种和无节幼体,数量变幅为240~45 465个/L,平均为14 103个/L;优势种为轮虫,占总数的67.1%.本次试验过程中施基肥时间偏晚,施追肥数量较少和频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4.
太湖主要鱼类食物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恩生 《水产学报》2008,32(3):395-401
根据2004年9-12月和2005年4月的调查,研究了太湖8种鱼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优势种鲚主要摄食枝角类、占食物个数比例89.77%±13.69%;太湖新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占个数比例70.11%±10.57%;鲢、鳙主要摄食微囊藻、占食物体积比例90%以上;鲤食物中水生植物约占体积比例70%;鲫主要摄食微囊藻、占体积比例93.99%±3.34%;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主要摄食鲚和小型鱼类.分析认为,随着太湖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以蓝藻为主的浮游植物食性鱼产力在快速增加,但实际渔获量以浮游动物食性鱼类为主.如2003年浮游植物食性鱼产力为10234t、占总鱼产力37.0%.而2004年实际渔获量中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占80%-90%,浮游植物食性鱼类渔获量仅3637.7t、占10.9%.因此,太湖现有鱼类群落组成和实际饵料构成是不吻合的.不仅如此,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数量的快速增加对浮游动物形成了巨大牧食压力,这更利于藻类繁殖.太湖鲫几乎完全以微囊藻为食物,可能对蓝藻暴发有抑制作用,应重新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5.
王笃兰 《齐鲁渔业》2008,25(8):48-48
在龟鳖养殖池中,经常会出现红色的小虫在池面、池角成团成片地游动,使池水表面形成一层红色的水华。“红虫”真正的名字叫枝角类,它是水体中浮游动物的一个种类。它由许多浮游蚤类组成,体长平均1mm左右。枝角类的正常体色是灰白色的,只是在水缺氧时才会呈红色,所以“红虫”多发现在臭水沟里。  相似文献   
146.
147.
1放苗前,池塘经多次施肥都肥不起来,或水色很差原因:由于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的严重超标,或池内有害细菌、浮游动物的大量滋生,或池内丝状藻、青泥苔滋生,或池塘严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结,池水与底泥之间物质交换停滞,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处理方法:(1)曝晒池底,用生石灰、茶籽饼等药物彻底消毒,或干塘后池底种植牧草、青菜等植物;(2)全池泼洒“排毒养水宝”或“解毒宝”等降解药物;(3)  相似文献   
148.
为了解济南地区各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空间变化,于2019年春季在小清河(济南段)设置10个采样点,进行浮游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小清河济南段共检测出浮游动物4大类28种属,其中轮虫种类数所占比例最高,为71.4%;桡足类最小,为7.2%。浮游动物密度为0.24~32.40个/L,均值为7.69个/L,密度最大值出现在河段上游吴家铺(X1)。生物量为0.000 1~0.211 4mg/L,均值为0.027 3mg/L。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河段中游黄台桥(X5),其空间变化趋势与密度存在差异。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普通表壳虫(Arcella vulgaris)、四角平甲轮虫(Platyias quadricornis)和多刺裸腹蚤(Moina macrocopaStraus),常见种为桡足幼体(Copepodid)。浮游动物种类趋于小型化,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因此需要加强河道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9.
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育池准备1.池塘条件鱼种培育池面积2001~3335米2,水深1.5~2.0米;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符合GB11607标准;各池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按0.3千瓦/亩功率配备增氧设施。2.清塘消毒鱼苗放养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并曝晒5天,杀灭野杂鱼及其他敌  相似文献   
150.
近几年来钻井揭示柴西南昆北地区基底广泛分布花岗岩。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黑云母等,次要矿物包括角闪石、白云母等。依据矿物成分可命名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岩石属于过铝的钙碱性系列,岩石成因类型为MPG型,岩浆源于地壳上部的重熔,锆石U-Pb年龄测定分别为(450.4±1.7)Ma、(467.0±4.O)Ma,属加里东期与印支期的岩浆岩。花岗岩的构造为块状构造,结构为半自形细-中晶质等粒结构,主要发育溶蚀、充填、碎裂与风化作用等成岩后生变化。该类型花岗岩是研究区一种新类型的油气储集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