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109篇
  607篇
综合类   839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203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利用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测定采自四川和浙江8个地区桑叶的δ~2H、δ~(18)O和δ~(13)C值,探索不同地域条件、不同生长季节以及老桑叶、嫩桑叶间的氢、氧、碳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并对数据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δ~2H、δ~(18)O和δ~(13)C 3种同位素比值在不同地区来源的桑叶中有显著差异,利用δ~2H、δ~(18)O和δ~(13)C值可对桑叶产地进行溯源。  相似文献   
32.
基于氧同位素的玉米农田蒸散发估算和区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田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的估算和区分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分析了土壤水、蒸发水汽、蒸腾水汽和大气背景混合水汽氧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并采用2种同位素的方法对玉米农田蒸散发进行估算和区分:1)结合Keeling plot和Craig-Gordon模型的同位素方法(Iso-CG);2)基于土壤水同位素守恒和水量平衡的方法(Iso-WB)。结果表明,在玉米生育期内Iso-WB方法与Iso-CG方法所计算的玉米蒸腾比例分别为0.64~0.91和0.52~0.91,平均值分别为0.80和0.78。玉米蒸散发总量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均值分别为3.95、5.30和4.98 mm/d。通过比较参数并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采用Iso-CG方法估算区分ET相对精确,采用Iso-WB方法计算蒸散发要求的测量精度相对较高,计算误差较大。该研究成果不仅为玉米农田制定灌溉制度及提高用水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深入探索氧同位素水文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付晓玉 《福建茶叶》2016,(7):130-131
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区域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对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社区参与旅游是在当地经济与社区结构不断完善的共同作用下催生出来的,社区参与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大新趋势,本文从社会交换理论关系中的武夷山茶叶经济与武夷山市社区参与旅游的应用实例出发,阐述了社会交换理论对于武夷山市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意义,最后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建立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34.
徐敏 《长江大学学报》2012,(8):19-20,57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可以从鸡蛋清中提取溶菌酶。针对该试验方法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菌酶提取试验的适宜条件为:D152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氢型树脂和钠型树脂为1:1;每100ml蛋清中树脂液为25ml;吸附时间为6h;洗涤次数为3~4次;洗脱液浓度为10%;盐析浓度为32%。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茶氨酸在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HZ-202上的动态吸附与解吸过程,确定了HZ-202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茶氨酸的较优操作参数。结果表明,HZ-202对茶氨酸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动态吸附的较优参数为茶氨酸浓度1.0 mg.mL-1、上样流速0.75 mL.min-1、料液pH值6、料液温度25℃,吸附率超过98%;洗脱的较优参数为洗脱剂NaOH浓度为0.02 mol.L-1、洗脱速度0.75 mL.min-1下,解吸率为86.22%。  相似文献   
36.
为探究不同植被类型深剖面土壤水补给来源,以黄土区长武塬为研究区,采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农地、18 a苹果园、26 a苹果园)下20 m深土壤剖面,测定土壤水及其稳定性和放射性同位素含量,基于同位素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不同深度土壤水来源进行溯源分析。研究表明:(1)苹果园土壤水含量明显低于农地,说明果园耗水强度更大,对深层土壤水影响更为显著。(2)农地、18 a和26 a苹果园下降水偏移量分别为-22‰、-20‰和-6‰,说明降水补给土壤水后受到蒸发作用影响,且农地土壤水比果园受到的蒸发效应更强。(3)该区土壤水补给主要以活塞流为主;对于补给不同深度土壤的可能水源,6 m以下补给水的同位素组成(δ2H=-83.8‰,δ18O=-12.1‰)较0~6 m (δ2H=-68.8‰,δ18O=-10.1‰)更为贫化,且6 m以下补给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与日降水量≥50 mm·d-1的降水更相似。与农地(δ2H=-70.6‰,δ18O=-...  相似文献   
37.
以陕西长武旱塬为例,分别对研究区农地和5个不同林龄(9、12、16、19 a和23 a)苹果园的土壤剖面氢氧稳定同位素进行测定,利用Craig-Gordon模型定量估算其土壤平均蒸发量,并基于“空间换时间”方法分析果园种植及生长对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及9、12、16、19、23 a林龄苹果园的土壤蒸发量均随苹果树的种植及生长呈现先减少再增大的趋势,年均蒸发量分别为129、104、89、119、128、136 mm;苹果园的土壤蒸发量变化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713);苹果园种植的前中期(9~12 a)土壤蒸发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加逐渐减小,而在中后期(12~23 a)深层土壤水被大量消耗造成的干旱胁迫使得果树叶面积减少,从而导致林下土壤蒸发量又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冬枣果园土壤非交换态钾的释放特征,以Ca Cl2和柠檬酸溶液为浸提剂,采用连续提取的方法对枣园土壤的非交换态钾释放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枣园土壤非交换态钾在释放过程中表现出快速释放和缓慢释放2个连续的阶段。快速释放阶段(188 h)的累积释放量占到总释放量的53.6%~59.2%,而在缓慢释放阶段(188~1244 h)的释放量不及总量的一半。在相同时间内,使用柠檬酸溶液浸提时,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量明显高于使用Ca Cl2溶液时的释放量。相比之下,冬枣果园土壤非交换态钾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土壤。在5种动力学方程中,幂函数方程是描述冬枣果园土壤非交换态钾释放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39.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稻田沟渠、池塘、湿地等水体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水中颗粒性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δ13C值(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在-31.5‰~-24.3‰之间变化,平均值为-27.7‰,可能主要来自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贡献。POM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出春、夏季高于秋、冬季的趋势。浮游动物与POM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之间的时空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说明研究区内浮游动物对内源有机碳的利用可能主要来自POM。颗粒性有机物δ15N存在秋、冬季高于春、夏季的趋势,但空间差异不显著,其中湿地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3.2‰~6.3‰),δ15NPOM平均值为4.1‰,说明研究区固氮作用较小,外源物的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40.
水化学分析方法在水电工程勘探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工程有限的勘察及水文地质钻探仅能获取少量水文地质信息,而在工程勘察特别是平硐中,易取得出水点的水样,通过水化学分析可以获得更多的水文地质资料。通过对四川省自一里水电站平硐出水点水化学样的系列采集和测试,运用水化学成分离子比例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D、18O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方法提取了平硐区水文地质信息,分析了山区平硐裂隙水的来源、补给高度及岩层渗透性等水文地质特征,探讨了水化学分析方法在分析水电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