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16篇
  免费   1146篇
  国内免费   1376篇
林业   1906篇
农学   2254篇
基础科学   1051篇
  3821篇
综合类   14804篇
农作物   1576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263篇
园艺   3092篇
植物保护   624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1007篇
  2022年   1076篇
  2021年   1128篇
  2020年   926篇
  2019年   1080篇
  2018年   617篇
  2017年   926篇
  2016年   1051篇
  2015年   1086篇
  2014年   1557篇
  2013年   1662篇
  2012年   2214篇
  2011年   2091篇
  2010年   1798篇
  2009年   1727篇
  2008年   1783篇
  2007年   1437篇
  2006年   1298篇
  2005年   1166篇
  2004年   738篇
  2003年   667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9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随着芒果叶片由最初的古铜色向淡绿色和深绿色叶片的逐渐成熟老化,抗病性逐渐增强。对芒果叶片表面蜡质层和叶内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淡绿色叶片和老叶相比较,古铜色叶片含有较少的表面蜡质、叶内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及较多的游离氨基酸,推断古铜色叶片对病害的易感性可能与其叶面蜡质和叶内总酚含量较少、叶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比值(C/N比)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2.
草莓叶面积简易测定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透明方格法作对照,分别与叶面积的其他简易测定法(叶长度×叶宽度的系数法、叶长度与叶面积的回归法、叶宽度与叶面积的回归法)比较。结果表明吐德拉(Tudla)叶面积的每种测定方法,以叶宽度与叶面积回归法最精确,计算公式是=7.0918x-13.4784穴公式中的x是叶宽度,y是叶面积,以下相同雪;鬼怒甘(Kinuama)叶面积的测定法也是叶宽度与叶面积回归法最精确,公式是=7.3187x-14.3288。杜克拉(Dukela)叶面积的测定法,推荐用叶宽度与叶面积的回归法,公式是=6.6393x-10.6411。y=a+bx^y=a+bx^y=a+bx^  相似文献   
173.
贺东方 《广西园艺》2004,15(5):54-55
田三七Anredera Cordifolia(Ten)Sreenis别名藤三七、洋落葵等,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性植物,原产巴西,我国云南、广东、四川、湖北等地均有分布。目前已发展成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蔬菜新品种。田三七主要以叶片、嫩梢作食用;叶片口感滑嫩,嫩梢清脆,上汤或火锅食用为多,珠芽和地下块茎可作汤、炖鸡。田三七具有活血及消肿化淤,  相似文献   
174.
大和锦(Echeveria purpusorum)为景天科石莲花属多肉植物,肉质叶排成紧密的莲座状,叶片广卵形至散三角卵形,背面突起呈龙骨状。叶长3cm~4cm,宽约3cm。先端急尖。叶色灰绿。上有红褐色的斑纹。花序高约30cm。小花红色,上部黄色。其株形奇特,酷似一朵莲花。特别是用叶片扦插,可以看到一片叶是怎么出芽。并长成植株的整个过程。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175.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无土育苗基质不同施肥量对西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可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和养分的平衡吸收,提高幼苗的壮苗指数,是培育西瓜壮苗的关键技术措施。西瓜无土育苗基质每m^3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0.4、P2O5 0.4、K2O 0.1kg。  相似文献   
176.
以7个苜蓿品种叶片为外植体,采用3种诱导培养基、5种分化培养基,共15个组合,研究了不同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植株再生率差异显著,超级13R在7个苜蓿品种中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77.
杨玉环 《西南园艺》2004,32(5):46-46
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为苦苣苔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甚短,叶片基生,叶柄较长,叶片呈卵圆形,全株生白色短毛,稍肉质,野生种为蓝紫色。由于长期栽培和品种改良,园艺品种甚多,达500个以上,花有单瓣、半重瓣和重瓣;花色有白、粉红、洋红、紫红、蓝等。其中以重瓣深红的黑叶种为最佳,深紫色也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78.
植物化感作用影响因素的再认识   总被引:23,自引:13,他引:23  
黄高宝  柴强  黄鹏 《草业学报》2005,14(2):16-22
土壤养分、酶、微生物、本底特性,根茬还田、水分、植物根系、种植体系和种植模式与化感作用的互作关系,表明这些因子可通过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微生物种群结构、土壤酶活性和化感物质浓度的影响而对化感作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可为通过化感作用途径构建高效农田生态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9.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物固氮,对扭黄茅和孔颖草养分吸收和生长有促进作用,与柱花草间作后的扭黄茅和孔颖草与禾本科牧草单作模式相比,能获得高的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各自单作对比,间作体系中的禾本科牧草生物量高于单作0.06%和26.78%;与柱花草单作对比,两个间作体系中的柱花草生物量低于单作9.70%和12.83%。扭黄茅与柱花草间作后,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扭黄茅24.26%和35.18%,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孔颖草40.64%和47.50%。相对于单作而言,柱花草分别与扭黄茅和孔颖草间作,对氮吸收量分别降低8.31%和28.94%,磷吸收量分别降低3.56%和20.58%。而且两种间作模式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柱花草/扭黄茅间作系统生产力、种间竞争能力高于柱花草/孔颖草,具有产量优势。在株行距为50 cm种植密度下,间作体系中禾本科牧草生长旺盛,柱花草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与两个禾本科牧草间作中为弱竞争作物。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适合的牧草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种间有益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和禾本科牧草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80.
放牧对武功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退化草甸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表现为0-20cm土层20-40cm土层,除20-40cm土层轻牧和中牧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差异外(P0.05),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可溶性碳氮含量在0-20和20-40cm土层间无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在0-20cm土层轻牧显著大于中牧和重牧(P0.05);3)碱解氮和易氧化碳含量表现为在不同土层,轻牧和中牧含量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4)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在不同土层下,轻度和中牧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