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6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茶马古道作为老牌文旅资源和古茶道,在其文旅资源被不断开发的同时,茶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宜宾以茶兴村,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在各级各地党支部和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协同川茶集团及万千民众齐心协力将万亩荒山变成茶园如海的金山银山.通过茶树品种繁育、茶叶初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国际贸易、科技研发、茶旅融合等茶叶全产业链经营...  相似文献   
62.
为了再现茶马古道马帮风采,传承古代茶马精神, 弘扬普洱茶文化,传播普洱茶知识,推介普洱茶品牌, 引导普洱茶的健康消费,让昔日驰名中外的贡品——普洱茶,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造福,并促进云南600  相似文献   
63.
李建萍 《福建茶叶》2023,(5):191-193
万里茶道与茶马古道是分属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景观。虽然二者在起源、地理和发展历程上大相径庭,但究其根本,皆是以茶作为媒介开辟的商路,兼具促进商贸传播网络建构、巩固边疆稳定、开发文化线路遗产等作用。本文通过对万里茶道和茶马古道进行以上三个维度的比较,对二者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64.
65.
《农技服务》2016,(10):25-26
本文就"古道野枞"独特品质形成的机理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古道野枞独特的生态环境、放野生长及老龄树可使毛茶中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含量等相协调,从而形成了"古道野枞"独特的"老枞韵味"。  相似文献   
66.
茶马古道舞蹈文化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之一,随着我国民族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茶马古道舞蹈文化开始融入高校舞蹈教学体系,为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地方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主要依靠村落家族的自发传承,缺乏相应文字记录和系统整理,舞蹈教学的开展和普及缺乏相应理论体系支持。鉴于此,本文首先对茶马古道舞蹈文化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针对舞蹈文化的形成和特点做出分析;其次结合目前发展现状阐述了茶马古道舞蹈文化教学的普及和未来发展策略,以期对茶马古道舞蹈文化的保存、传承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7.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中国更加需要传承民族文化。"茶马古道"在云南,始于唐宋时期,开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之路。茶叶让我们民族文化为西方所熟知,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且越来越有影响力。"茶马古道"的兴起有赖于传统经济的以物易物模式,内地及藏区出产形成互补性,从而造成两地之间茶马的交换,因此,"茶马古道"具有浓郁的茶文化和马匹文化色彩。更深层次讲,"茶马古道"是内地的茶文化与川藏地区马匹文化的交流。而伴随着"茶马古道"文化的交流,内地的民歌和川藏地区的民歌也在进行着交流,从而在音乐上也相互交融,音乐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因此两地彼此之间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共建和谐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68.
宁洱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不改变、不损坏文物古迹为前提,对县境内五段茶马古道路段遗址进行道路清理。这对保护茶马古道遗址,更好地展示茶马古道沿途各民族独特的文明文化,让绿水青山承载古老的文明,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9.
彭星霖 《福建茶叶》2016,(12):362-363
茶马古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探讨其历史以及价值意义重大。笔者从茶马古道的历史解析入手,分析茶马古道的价值,通过阐述,能够明确茶马古道的发展情况,并且让茶马古道的价值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70.
高远 《福建茶叶》2016,(3):175-176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是纵贯滇、藏、川等地区的主要商贸通道。其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还是在文化景观形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将针对云南茶马古道遗产的构建进行简单分析,并且就其与茶文化旅游的合作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未来有效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云南茶马古道遗产廊道的构建,推动该地区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结合与合作,从而将我国茶马古道遗产文化和茶文化推向世界,促进两种文化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