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新疆优良苜蓿根瘤菌株CX103和CX107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优良苜蓿根瘤菌株CX103和CX107的生理生化特性黄玲(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干旱少雨,为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下生存着具有相应特性的微生物。我们从新疆不同生态环境下采集到苜蓿根瘤菌菌株10多种,经...  相似文献   
112.
经8年来对无核瓯柑79-103母树及无性后代的反复测定,证明该株系无核性状稳定,而且其丰产性、果形大小、果实外观内质及耐贮性等不亚于或略优于普通瓯柑。  相似文献   
113.
无核瓯柑79—103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显荣 《中国柑桔》1990,19(2):10-11
  相似文献   
114.
为了建立适用于基层养殖场快速、可视化的山羊痘病毒(GTPV)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GTPV ORF103保守区核苷酸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一组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反应条件(时间、温度)和反应体系(dNTP、内外引物浓度比),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LAMP方法在65℃时反应50 min即可获得清晰的梯状条带;扩增物经10×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染色,紫外线照射或日光下即可直接判定结果;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出的GTPV核酸最低浓度为1.287 ng/mL,与常规PCR方法相比,灵敏度增高100倍;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支原体(Mccp)、羊口疮病毒(ORFV)均无交叉反应;对1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传统PCR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山羊痘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5.
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病虫危害特别是棉铃虫危害已越来越成为棉花生产的障碍。培育抗虫棉品种已为众多国内外专家关注,苏抗310和苏抗103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通过转基因方法育成的新品种(系)。为了探明两个品种(系)的抗虫特性及栽培技术,1998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多点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苏抗310、苏抗103。12 试验地点海门、启东、射阳、兴化、泗阳、丰县、通州、建湖、金湖、姜堰。13 试验方法131 抗虫特性 以泗棉3号、苏棉10号等常规高产品种作对照,通过正常治虫、少治虫…  相似文献   
116.
系统采用"增强型"SMT32F103ZE作为控制核心,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硬件主要由红外光收发、滤波电路、放大电路、偏置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模块组成.发送端STM32使用8 kHz进行音频信号采样,通过脉宽来实现模拟与数字信号调制,接收端STM32对光脉冲进行解调,800 Hz音频信号无明显失真,环境温度误差小于0....  相似文献   
117.
针对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首部枢纽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设备操作繁琐,采用国外控制器成本高,芯片遭国外垄断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国产CH32V103微控制器的模块化控制系统.根据灌溉系统首部枢纽功能,控制系统包含多种模块,支持通信控制和端子控制2种控制方式,具有现场操作界面和网络操作界面2种用户操作界面.控制...  相似文献   
118.
‘津盛103’是以‘Y15-01-1’为母本、‘1412-03-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黄瓜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株型紧凑,全雌类型,早熟性好。第1雌花节位始于主蔓2~3节。商品瓜长35 cm左右,瓜把短,刺瘤适中,果肉淡绿色,瓜皮深绿,单瓜质量210 g左右。田间表现抗霜霉病、白粉病和褐斑病。早春保护地栽培667 m^2平均产量10 000 kg左右,秋延后保护地栽培667 m^2平均产量7 000 kg左右。适宜山东、河南、河北等保护地春、秋2茬栽培。201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19.
郑麦103是一个高抗条锈病的小麦新品种,为明确其携带的抗病基因,用郑麦103与感条锈病品种农大399杂交构建分离群体,用条锈菌CYR32、CYR33和CRY34(V26)混合菌系进行田间接种和成株期抗性鉴定,对214个F2:3家系的条锈病抗性进行遗传分析,初步确定郑麦103的抗条锈性由单个主效基因控制,定名为Yr ZM103。通过BSR-Seq技术开发了6个与Yr ZM10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将Yr ZM103定位于染色体臂7BL分子标记ZM215和ZM22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1.8 c M和6.9 c M。利用7BL染色体上与其他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比较作图,发现Yr ZM103是不同于7BL末端其他抗条锈病基因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