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林业   232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113篇
  1155篇
综合类   68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浅析了旱作农业高产高效耕作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2.
1 宁南水土流失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上游,宁南黄土丘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属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土壤母质为黄土,颗粒组成以粗粉沙(粒径0.05~0.01mm)为主,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土壤团聚力和胶结力较弱,抗风蚀、水蚀性能差.  相似文献   
103.
沙棘又称醋柳、酸刺、黑刺,胡颓子科有刺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我国三北和西南地区分布较广。在我区,通辽市的丘陵山地、乌兰察布市的黄土丘陵地区及鄂尔多斯市的毛乌素沙地均有天然分布。沙棘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4.
陈洪珍 《北方蚕业》2006,27(2):61-62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东南部,革命圣地延安以北250公里。北靠佳县、米脂、西接绥德,东南濒临黄河,与山西省临县、柳林县隔河相望,地形地貌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627~1024m,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积温4147℃,无霜期177d  相似文献   
105.
榆林市黄土丘陵沟壑区沙打旺种子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陕西省榆林市黄土丘陵沟壑区建设沙打旺种子繁殖基地,试验结果表明,为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立地条件应选择梁峁的缓坡,坡向为东北、东南和东3个方向。播种时间为3~5月份,种植密度18~24万株/hm2。这样做不仅播种当年可收获青草8289~14577kg/hm2,而且第2年的产子量就可以达到445.5~479.9kg/hm2。  相似文献   
106.
那是1969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一声号令,我这个刚好初中毕业的“知识青年”,当然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插队接受再教育的征程,而且还是去了那片曾染有父辈们为穷人得天下洒过血、流过汗的黄土高坡。也是从那时开始。我跨出了我的成年征途的第一步。 我所去的村庄是陕北安塞的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湿陷性黄土地区渠道沉陷缝的观测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李云平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17-118
分析了榆林南部黄土丘陵区自然环境和林地水分特征,提出以营建灌木为主的乔灌复合型人工林体系、提高工程整地标准,发展径流林业、绿色经济林果产业等退耕还林措施.  相似文献   
109.
第四纪黄土剖面多元古土壤形成发育信息的揭示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唐克丽  贺秀斌 《土壤学报》2002,39(5):609-617
以时间尺度 2 0万年以来的洛川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间隔 30~ 5 0cm的密集采样 ,通过土样的物理、化学、矿物组成和孢粉分析及土壤微形态镜鉴的综合研究 ,对第四纪生物气候环境演变提出了新的见解。对原以代表干冷环境沉积为主的黄土地层 (L) ,揭示了内伏半干旱环境的演化及相应的土壤发育过程 ;对原以代表暖湿环境的红褐色古土壤层 ,揭示了内伏干旱、半干旱环境的演化及干旱与湿润型孢粉共存的矛盾实质。研究证示 :深厚的黄土剖面是在第四纪生物—气候环境演变过程中 ,通过黄土沉积、成壤强弱交替演化 ,形成发育的由不同土壤类型组成的特殊的多元古土壤剖面体系。  相似文献   
110.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复杂,在坡耕地遥感调查中单纯采用监督分类法很难获得理想的精度。以黄土丘陵沟壑地区为研究区域,在坡耕地的分类中采用改进的分类方法,首先以非监督分类法获得初始训练样本,在对样本进行增补和修改的基础上再进行监督分类,使分类精度明显提高。研究表明,用改进的分类法提取坡耕地及其它地物的信息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是该地区进行坡耕地调查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