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1篇
  2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北方农牧区环境资源障碍与持续农业发展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国家农业科技攻关旱农张北试区研究.本文剖析了我国北方农牧区农业发展的环境资源障碍因素,提出了通过控制土地退化、提高水分效率、扩大负熵输入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以实现北方农牧区资源环境──农牧生产──农村经济协调互依、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2.
完善农牧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强化各级政府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职责、切实解决农牧区文化建设的资源问题、充分发挥现有农牧区文化设施的效能、完善文化建设考核体系等.基于此,通过分析西藏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3.
<正>"三牧"问题,即牧区、牧业、牧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拥有广大草原牧区省区的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三牧"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乎着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牧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4.
种草发展养殖,养殖必须种草,这是我国新世纪的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转化、实现高效饲养羊、牛的重大举措。根据以往和近年来各地种草的实践效果,现提供适于我国农区和农牧区种植的20种主要优质高产牧草资料,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5.
5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通过在农牧区妇女中开展“三学三比”竞赛活动,鼓励广大妇女学政治、学化、学技术,比团结、比成绩、比贡献。在提升农牧区妇女的科技素质的同时,加快了各族妇女的致富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7.
在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种草的大好形势下,一个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绿化荒山荒坡、大力发展草业的可持续伟大工程正在神州大地方兴未艾地开展着.种草为养殖,养殖必须种草,这是我国新世纪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转化,实现高效舍饲养羊、养牛的重大举措.根据以往和近年来各地种草的实践效果,现提供适于我国农区和农牧区种植的主要优质高产牧草20种简介资料,供大家参用.  相似文献   
58.
59.
伊犁河谷有500多万亩的优良草场,但是每年都有上百万亩发生蝗灾。为能将草原蝗虫灾害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近年来,伊犁农牧区的农牧民在草原上大量牧鸡牧鸭,不仅控制了草原虫害,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收入。  相似文献   
60.
农牧交错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厘清其内部植被变化特征及驱动机理对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虽然一些学者对辽河流域植被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植被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部分研究只考虑了单因素对流域内植被变化的影响,而没有充分探讨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对植被的复杂影响。该研究基于MOD1S NDVI数据,采用因子回归和因子交互相结合的方法,从区域和整体角度分析了2010-2019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9年辽河流域FVC整体呈上升趋势,10年平均FVC值为0.68,植被覆盖水平整体较高。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为从大到小依次为牧区、农区、半牧区。2)自然因素对全流域植被变化的解释力大于人为因素,其中降水的解释力最为显著。同时,植被变化和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同步性,此趋势在牧区最为显著。3)多数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呈现出相互促进和非线性增强的特点,不存在完全独立因子。整个流域最大的三组交互作用因素是降水∩温度、降水∩高程、降水∩风速。在牧区和半牧区,自然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植被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在农区则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显著影响了植被变化。4)降水梯度影响了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空间异质性的解释程度。随着降水的增加,其他环境因子与FVC的拟合效果越来越好。农牧交错带植被空间覆盖异质性显著,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多种因子交互作用,自然因子强于人类活动,降水在全流域及各分区植被变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该区域植被保护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自然恢复为主,降低人为扰动,辅以合理生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