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8篇
  6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01.
为推动南通市社会组织建设,增进社会组织间学习交流,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党支部于2021年12月27日在通州盛发科技园举办南通市社会组织内部建设交流会,南通市公益创业园、南通市属15家社会组织代表参加活动,南通市公益创业园党支部书记范小丽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402.
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公民个人享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依据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公民个人享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弊端方面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03.
基于寿命周期各阶段生命价值的特点,综合运用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从生命物质价值、生命精神价值、惩罚性赔偿的生命基础价值与生命保障价值四个方面分项评估生命全价值。选择各阶段有代表性的生命全价值,同时提取惩罚性的安全公益基金作为预防性安全投入,实现既可维护受害者的生命价值,又能促进可持续的安全投入。  相似文献   
404.
2021年1月,江山雪岭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地正式登记成立,总面积为4 259 hm2,其中林地面积为4 225hm2,耕地面积为34hm2。以江山市廿八都镇人民政府为地役权人,与第三方公益组织深圳市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签订合同,将此前已与1 210户农户达成协议的4 225 hm2集体林地交予基金会管理。结果表明,该基金会在科学管理、降低管护成本、强化农户合作以及提升保护效力等方面具有优势,该尝试通过物权制度的使用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参与,有效降低了行政、财政和宣教成本,提高了保护效能。这为我国地方级自然保护地实施“公益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役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案例。  相似文献   
405.
乡村振兴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乡村振兴又是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公益组织作为乡村“善治”的载体之一,在推动乡村教育,融入文化振兴,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分析在驱动力视角下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现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支教组织助力乡村教育的内外部困境。分析认为,公益组织大大推动了乡村教育发展,对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时代意义。公益组织应当激发志愿者的内驱力、改革运行机制、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内外部驱动共同发力、完善公益组织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406.
鲍仓仓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9):247-251+254
农业地理标志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目前司法实践中针对农业地理标志的侵权问题频发,通过私诉模式对农业地理标志的救济存在维权主体动力不足、维权法律能力不足、维权意识淡薄等问题。检察公益诉讼通过自身的种种优势可以弥补目前私诉的不足,检察院的自身呼吁和知识产权法院设立也为检察公益诉讼的引入提供了现实基础。有必要以环境公益诉讼为模板,通过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将检察公益诉讼引入到对农业地理标志的保护之中,加大对农业地理标志的保护,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07.
虚拟治理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对于公益诉讼案件中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具有关键作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亟需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专业审查,避免因案件证据质量存在瑕疵而影响司法公信力。本文以一起典型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为例,分析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重难点问题,从检察机关审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角度,研究提出地表水污染类公益诉讼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审查要点,对于提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推动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