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8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林业   1519篇
农学   1698篇
基础科学   1033篇
  1278篇
综合类   8782篇
农作物   854篇
水产渔业   620篇
畜牧兽医   2193篇
园艺   1656篇
植物保护   499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554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655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582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730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347篇
  2011年   1296篇
  2010年   1171篇
  2009年   1139篇
  2008年   1514篇
  2007年   966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2 毫秒
61.
以北疆高产棉田棉纤维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对三个打原次数不同的处理的棉花群体棉纤维生态位适宜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生态位适宜度来评价棉纤维品质是切实可行的,三个打顶处理中7月10日和7月25日打顶棉株棉纤维生态位适宜度均为中部最高,并且随着棉花群体打顸次数的增加,其下部棉纤维生态位适宜度较上部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与一次打顶相比较,其二、三次打顶棉株上、下部棉纤维生态位适宜度均升高.二、三次打顶处理中的6月25日打顶棉株棉纤维生态位适宜度最大值所在部位上移至棉株上部.  相似文献   
62.
中国野生种毛葡萄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毛葡萄(VitisquinquangularisRehd)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值明显高于山葡萄、宝石、白玉霓,且无栽培品种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毛葡萄的净光合速率与其它野生种葡萄和栽培品种比较也表现出较高水平。在进行CO2饱和点和补偿点测定时,毛葡萄也较栽培品种白玉霓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因此,毛葡萄是葡萄高光合效率育种的优良野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3.
本对柴油机在低温条件下起动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低温起动助燃剂的性能要求,基本组成和最佳配方,以及助燃剂的助燃机理等进行了探讨,并研制出了使用性能符合助燃要求,能实现柴油机低温冷车快速起动的助燃剂及其加注装置,经试用表明,该助燃剂及加注装置,能有效地提高柴油机的低温起动性能。具有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4.
65.
66.
本试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化学法的比较,证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迅速,是较理想的测定硫酸氢黄连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T 型杂种小麦的研究在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之后,取得了重大进展,所谓杂种恢复度与恢复系恢复力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国内外均有 T 型杂种小麦进入较大面积的生产。选配强优势组合以及探讨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则成为目前 T 型杂种小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8.
从能量角度谈鲤鱼越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地区进入10月、下旬水温10℃以下的低温期,鲤鱼的摄食就不活泼。当水温达到7℃时,鲤鱼就不再摄食,停止给饵。  相似文献   
69.
小麦抽穗开花期低温对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据资料统计,河南省终霜期除卢氏、栾川等高寒山区外,一般出现在4月9—27日之间。此时小麦已拔节、孕穗、抽穗,抗寒力弱,遭受温度骤降的晚霜冻侵袭,易造成雄雌蕊受冻,结实率降低而影响产量。但人们往往对出现像1953年4月13日气温骤降至-4—5.5℃,酿成小麦严重成灾的情况较为重视,而对一般年份出现较低程度零上低温冷害,降低小麦结实率的潜在危害却不予重视。笔者近年来在郑州地区的观察表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二化螟群集性的调查分析,初步查明在不同类型田、水稻的不同生育期、二化螟幼虫的不同龄次,二化螟幼虫的群集性不同.这为科学制订二化螟防治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