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7篇
  13篇
综合类   42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科技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对象化的知识力量.它作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以及社会变革的首要推动力,它将对人们的道德水平、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有序发展等生态伦理产生重大的积极效应.而生态伦理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关系.但是,科技发展在给生态伦理带来巨大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效应.我们要合理地运用科技发展,限制这种消极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积极地良性利用科技,实现生态伦理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2.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日益增多的农村核心家庭造成了更多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且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致使空巢老人城乡倒置局面的形成,并产生了很多农村空巢家庭问题,其中也包括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表达问题。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表达进行调查,并且对老人们的话语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但满足度比较低,造成其情感的“消极化”、“失范化”、“隐秘化”、“空洞化”。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加以及情感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国家、社会及其个人多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3.
蔡畅 《山东饲料》2013,(11):54+9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医治生命垂危的病患最有效途径之一。这项高新技术备受关注但也引发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阻碍其继续发展。本文介绍了器官移植的国外历史,国内历史及现状,从伦理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动物福利与伦理引起了全民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基于本人的基层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外关于生物安全、动物福利与伦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高校实验动物平台屏障环境内清洁级以上级别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中,如何保障生物安全和体现动物福利与伦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5.
蒋道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9-40,42
文中简要归纳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情况,着重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带来的主要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应遵循的4个基本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86.
颜奇英  王国聘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63-4864,5069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对农场动物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农场动物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动物养殖、运输和屠宰过程中的问题日益突出,亟需社会的道德关注。对我国农场动物的福利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7.
周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55-3757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理论,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为逻辑起点,以自然与人的辩证关系为核心命题的科学体系。它揭示了自然与历史、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人道主义的生态伦理原则、自然主义的生态道德情感和共产主义的生态伦理信念。这种先进的生态伦理理论应当成为中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思想依据。结合"十八大"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这一重要体系,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14-2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现代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应用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吁求,并通过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途径,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更公平、效率的产业兴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推动乡村家庭伦理教育和学校伦理教育健康发展;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建设有生命力的文明乡风。  相似文献   
89.
王寒 《河北农机》2019,(7):113-114
近代中国的政治秩序变迁在本质上是传统宗法伦理秩序解构和近代契约规则秩序建构的过程,近代中国的秩序变迁瓦解了传统伦理主导型社会唯等级秩序论的特征,转而寻求契约主导型社会中的契约规则秩序建构。李约瑟难题为文章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在对近代中国政治秩序建构进行价值反思的基础上,指出近代中国进行契约规则秩序建构的探索,认为近代中国对政治秩序建构的探索,开启了中国政治秩序核心理念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0.
"子贡赎人让金"和"子路受牛"是儒学著作中比较经典的两个关于行善的故事,子贡和子路二人都是在做善事,但是孔子对二人的评价却截然相反,其原因就在于对个人道德和社会伦理关系问题的探究,二者并非完全对应,同时又不是完全分离的,道德更多侧重个体自身的修养,而伦理侧重于公共领域的规范和治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本文以这两则故事为出发点来探究我们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