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6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828篇
林业   419篇
农学   1736篇
基础科学   95篇
  317篇
综合类   5402篇
农作物   155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593篇
园艺   913篇
植物保护   1305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569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绵阳当前主栽的2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抗根肿病鉴定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程度品种的病叶率及病情指数方差分析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且反应型、病叶率及病情指数三者呈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8个品种分为3类,其中,宜油24(德润油)、得油16、亚华油10号、德油杂5号、高产黄油菜为中度抗性品种;川油21、宜油16、中油杂7号、乐油6号、丰油737、德盛油15、油满缸、德优2000、南油9号、南油杂1号、种都油998为中度感病品种;常油杂61、德新油、黔油15、宁杂11号、科乐油1号、乐油858、路油杂1号、中杂油8号、德新油19、德新油、xy12(组合)、德优9号为高度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92.
结合苗期筛选、成株期感虫、成熟期危害情况对几个新育成的水稻品种(系)进行稻飞虱抗性测定,综合评价各水稻品种(系)对稻飞虱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有多个水稻品种(系)对稻飞虱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可以为抗性育种研究所利用。大部分品种苗期与成株期、成熟期抗性表现较一致;部分品种的抗性表现出随苗龄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个别品种在苗期与成株期表现感虫,但对植株危害轻,成熟期也无明显影响。水稻品种抗稻飞虱鉴定指标应该是多样化的,水稻品种不同生理时期对稻飞虱的抗性是变化的,且品种间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自生固氮菌对不同农药的抗性。[方法]根据固氮菌自身的特点,应用无氮培养基分离自生固氮菌获得纯种的自生固氮菌;通过抑菌圈试验及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研究了草甘膦异丙胺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咪锰·多菌灵3种常用农药对自生固氮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草甘膦异丙胺盐对自生固氮菌生长有促进作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自生固氮菌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并且该农药自身不稳定,易被分解;咪锰·多菌灵对固氮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结论]试验结果为田间正确使用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筛选出对重金属抗性较好的微藻品系,给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试验数据。[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确定XLD-B-3、XLD-B-9、XLD-B-12 3株荒漠微藻品系的细胞形态。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生长曲线,同时,测定不同浓度重金属(Hg2+、Cd2+、Pb2+)和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对3株微藻品系生长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抗性浓度。[结果]3株品系的细胞均为球形,XLD-B-3的细胞个体大,XLD-B-9和XLD-B-12的细胞壁很厚。3株品系的生长周期较长;它们对重金属和抗生素均有一定的抗性,其中XLD-B-12对Hg2+和XLD-B-3对Pb2+的抗性最强,分别达到0.05和0.8 mmol/L,3株品系对Cd2+的抗性均达到0.05 mmol/L,对氨苄青霉素有很好的抗性,均达到1 000μg/ml,XLD-B-3对四环素和链霉素的抗性最强,分别为60与40μg/ml。[结论]该研究可为微藻和重金属的相互作用研究及荒漠微藻的纯化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评估小菜蛾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杀虫剂的抗药性风险,采用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剂分别对小菜蛾进行逐代抗性选育至F35代,并在选育过程中对3个小菜蛾抗性品系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抗性指数增长最慢,且趋于平缓,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增长最快,也最高,抗性达到极高水平,复配剂品系介于两者之间,抗性也达极高水平。  相似文献   
996.
几个小麦材料根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 6个小麦 -偃麦草的中间育种材料和 6个小麦品种 30d的幼苗来研究根部性状 ,包括根系长度、根系干重、根长与株高比、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比 ,成熟胚和未成熟胚接种在含PEG模拟抗旱剂的培养基上 ,分析它们对PEG的抗性。结果表明 ,小麦 -偃麦草的中间育种材料 ,尤其是无芒中 4、L1、临抗 1号和宁春 4号 ,具有比其它小麦品种发达的根系 ,它们的成熟胚对 15 %的PEG表现了完全抗性 ,未成熟胚对10 %的PEG表现了完全抗性。证明中间育种材料可能含有一些来自中间偃麦草的控制根部遗传性状的基因或与抗旱有关的基因。中间育种材料、临抗 1号和宁春 4号可以作为改良小麦根部性状和抗旱性的遗传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97.
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4个晚粳品种为材料,采用双亲本回交设计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特性及基因效应作了分析。参试的晚粳品种对两个菌系KS-6-6和浙173的抗性是不完全隐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的加性效应为极显著,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则皆不显著。加性变异和显性变异并存,但以加性遗传变异为主,表现具有较高的广义、狭义遗传率。菌系Ⅱ与Ⅳ的病级间的关联性表明,晚粳品种嘉23对白叶枯病两菌系的抗性属同一多基因系控制的不完全隐性的数量性状遗传;从有效因子数目估值来看,本研究参试材料至少有一对隐性抗病基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2和PR-5是植物抗病基因介导的抗病反应和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中的标志基因.为了研究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和水杨酸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白粉病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以抗白粉病和感白粉病小麦品系为材料,在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诱导不同时间,或水杨酸处理不同时间后,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小麦叶片中PR-1、PR-2和PR-5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白粉病菌的侵染激活和显著增强了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2和PR-5在周麦18中的转录.与感病品系相比,PR-1和PR-5在抗病品系中转录激活得更快、更强.水杨酸处理显著激活了PR-1和PR-5的转录,但对PR-2的转录影响不大.白粉病菌和水杨酸均能显著激活和增强PR-1和PR-5的表达,但白粉病菌的作用更强,说明PR-1和PR-5基因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起重要作用.PR-1和PR-5可以作为小麦SAR的标志基因.水杨酸处理后周麦18和中国春的白粉病抗性得到提高,提示水杨酸在小麦抗白粉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一定作用. 激活和显著增强了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2和PR-5在周麦18中的转录.与感病品系相比,PR-1和PR-5在抗病品系中转录激活得更快、更强.水杨酸处理显著激活了PR-1和PR-5的转录,但对PR-2的转录影响不大.白粉病菌和水杨酸均能显著激活和增强PR-1和PR-5的表达,但白粉病菌的作用更强,说明PR-1和PR-5基因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起重要作用.PR-1和PR-5可以作为小麦SAR的标志基因.水杨酸处理后周麦18和中国春的白粉病抗性得到提高,提示水杨酸在小麦抗白粉病 号传导途径中起一定作用. 激活和显著增强了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2和PR-5在周麦18中的转录.与感病品系相比,PR-1和PR-5在抗病品系中转录  相似文献   
999.
小麦新品种济宁 1 7号 ,原品系代号济宁 9944,该品种是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大穗大粒、抗性好、农艺性状优的莱州 95 3为母本 ,以丰产性好、分蘖成穗力强、籽粒品质较好的石 90 - 40 0 5为父本 ,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 2 0 0 4年 9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济宁 1 7号。1 特征特性1 .1 基本特征 济宁 1 7号半冬性 ,幼苗半匍匐 ,叶色深绿 ,株高 75 cm左右 ,分蘖力较强 ,成穗率高 ,一般每 667m2 有效穗数 35万~ 40万 ,株型紧凑 ,叶片中宽上冲 ,冠层结构合理 ,茎秆强壮 ,耐…  相似文献   
1000.
1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抗性强、高产、高油品种.如冀花2号、鲁花14等优良良种.在种植时,选用大粒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的种子种植. 2培养优良地力 春花生地要培养好深、软、肥、松的土壤环境,一是多犁耙精细整地,耙烂耙平;二是增施有机质肥料.在整地时亩施优质土杂肥和圈肥800~1 000公斤、磷肥25~3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全层撒施于土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