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为保证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在选择优良品种和合适茬口的基础上,应增施CO2气肥,平衡施肥,重施有机肥,补施微肥;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加蔬菜产量,提早上市;无公害防治病虫害;防止采收、包装、贮运造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2.
眼下正值农田除草防虫的关键时期,在田间地头的沟壑里、草丛中可以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农药废弃垃圾,从编制袋到玻璃瓶、从纸盒到塑料桶,可谓五花八门。这些农药废弃物直接存留在土壤中,很长时间内都难以降解,日积月累已成为农村环境问题的"杀手",也成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33.
34.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概括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现状,重点根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技术进展,讨论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适用技术路线。目前,我国村镇两级居住社区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0.5~1.0kg·(人·d)-1和0.4~0.9kg·(人·d)-1,产生量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垃圾主要组分为易腐有机垃圾,可回收废品的比例较低。我国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同样与地域经济水平正相关,发达地区采用的集中式处理模式,有利于终端处理的规模效益和无害化,但运输成本高达总成本的50%左右;而在分类收集的前提下,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我国村镇垃圾组成的特点,提出了"分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置结合"的技术路线,可在村镇就地处理与利用60%~80%的垃圾量,有效削减处理总成本并提高无害化水平。推进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规范化,推广全过程专业化运营模式,加强垃圾处理过程物流管理等,是促进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化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5.
《科学养鱼》2007,(2):82-82
混杀安:水产新型杀虫剂,适用范围广,对大多数养殖品种及名贵鱼类无危害,杀虫效果好,使用安全,大部分寄生虫对此药无抗药性并且该药对水体无二次污染,是目前水产养殖中首选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36.
冻肉切片机     
《农村新技术》2009,(3):39-39
山东省诸城市龙耀食品包装机械厂生产的QP-520型冻肉切片机,不需解冻,可保证肉制品不受二次污染和损耗,可将-18%的冻肉直接切成片状,而且营养成分不损失,味道鲜美,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制冷费用,机体外形尺寸(长×宽×高):2150mm×945mm×1260mm,功率:5.5kW。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饮用水二次污染的诸多原因,并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8.
《技术与市场》2007,(1):15-15
目前,国际、国内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城市垃圾的处理通常都是采用填埋、堆肥、填海等方式,这些方式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设备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外,还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9.
动物用药后,过量的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物等进入弹残留于环境,还可产生二次污染,经过食物链传递、富集、浓缩,同样危害栖息动物和人体健康。其危害程度的大小取决于药物残留量的多寡及其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速率的快慢,有的抗生素降解速度很慢,即使加热也不能使抗生素完全失活;而有的抗生素的降解物具有更强的毒副作用,降解后的产物甚至比药物本体毒性更大,具有更强的溶血作用和肝毒作用,可单独或与环境中原本的有毒有害物质一并产生复合污染,使生态环境深度污染,栖息其中的生物身受其害。文献统计显示,海洋生物病患日益增多,这与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0.
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沉积物中重金属诱发释放的影响因子,包括:沉积物所处的水环境化学条件、水流紊动强度及国内外学者关于沉积物中重金属诱发释放的最新研究得出的影响因子。通过对这一系列影响因子诱发释放作用规律的归纳,从而为解决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二次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维护、饮用水的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