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0篇 |
免费 | 187篇 |
国内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86篇 |
农学 | 240篇 |
基础科学 | 22篇 |
72篇 | |
综合类 | 2297篇 |
农作物 | 228篇 |
水产渔业 | 60篇 |
畜牧兽医 | 165篇 |
园艺 | 593篇 |
植物保护 | 9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44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72篇 |
2014年 | 252篇 |
2013年 | 203篇 |
2012年 | 246篇 |
2011年 | 286篇 |
2010年 | 268篇 |
2009年 | 242篇 |
2008年 | 243篇 |
2007年 | 241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185篇 |
2004年 | 188篇 |
2003年 | 152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29篇 |
2000年 | 143篇 |
1999年 | 107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103篇 |
1993年 | 97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7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材料与方法
1.环境条件
试验设在29团农试站2斗5农,土壤肥力中等,5月11日播种,供试品种为巴棉3号,667米。播种2千克,采用膜下软管灌溉,株行距(60+10)厘米。 相似文献
13.
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对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不同亚致死剂量对绿色型豌豆蚜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阐明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及繁殖与亚致死剂量的关系,并为豌豆蚜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22~24℃,光照周期L∶D=16 h∶8 h,相对湿度(RH)70%~80%条件下,采用带虫浸叶法确定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绿色型豌豆蚜的亚致死剂量,通过叶碟饲养,记录其发育历期、产蚜量和寿命。结果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LC20、LC10分别处理成蚜后,成蚜平均寿命和平均产蚜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中阿维菌素LC20处理平均寿命最短为3.34 d,高效氯氰菊酯LC20处理平均产蚜量最低为14.30头;F1代除3龄历期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龄期历期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成虫期、存活率、平均产蚜量、净增殖率及平均世代周期均表现为LC10大于LC20,在阿维菌素LC10下,F1代成蚜寿命、成蚜平均产蚜量、净增殖率及平均世代周期达到最大值且均大于对照,分别为9.76,77.76,65.32,12.41。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成蚜后,对其寿命和繁殖力均起到抑制作用,但对F1代影响表现为大部分生物学参数随亚致死剂量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南部山区苜蓿种植区为重点研究区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所建立的苜蓿斑蚜预测预报模型:y=2 298.017-21.754x1-47.096x3+1.473x4 (y:苜蓿斑蚜发生量,x1:6月降水量,x3:6月上旬瓢虫密度,x4:6月上旬苜蓿斑蚜基数),在ArcGIS 9.2软件上对宁夏南部山区苜蓿斑蚜进行了发生分布和预测分布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GIS”的苜蓿斑蚜区域化预测预报技术,应用范围广,预测结果直观、精准地反映了宁夏南部山区30万hm2苜蓿斑蚜发生范围、重发区域及不同发生程度的面积和比例,经抽样调查,预警准确率平均达到96.6%。 相似文献
15.
16.
高粱抗蚜基因的遗传分析和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高粱蚜是高粱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利用植物的固有抗性是防治害虫的最有效途径。经多年杂交选育获得1个对高粱蚜免疫的高粱品种“河农16”,用其作亲本与感蚜品系“千三”进行杂交,对亲本、F1、F2抗蚜性鉴定表明,“河农16”和F1对蚜虫表现高抗,F2抗感分离符合3∶1,该抗蚜性受一对基因控制,表现出显性遗传。用已定位到连锁群上的微卫星标记和分离群体分析法,对抗蚜基因进行了连锁分析,发现1个与抗蚜基因连锁的微卫星标记(SSR标记),与抗蚜基因的遗传距离为8.7 cM。该标记位于第9连锁群上,因而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第9连锁群。 相似文献
17.
沙打旺黄萎病菌(Verticiliumdahliae,营养体亲和群VCG2B)在5~30℃均能生长,适温20~25℃,在35℃时不能生长。在pH值4~10范围内都能生长,25℃时最适pH值为5.0~9.0。该菌利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或甘油作碳源时均能正常生长,并生成微菌核,利用硝酸钾、尿素、甘氨酸作氮源时生长较快,以蛋白胨作氮源时,生长较慢,且不能生成微菌核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初农业蚜虫开始侵入桑园后,逐年加重危害桑树梢头,嫩叶,造成桑叶畸形、硬化,生长缓慢,严重的减产桑叶20-40%。蚜虫变为桑树新害虫,为有效控制其危害,经多年的调查观察和防治实践,初步摸索桑蚜发生与为害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