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6篇
  22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7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毒素一抗毒素中和试验,魏氏梭菌可分为A、B、C、D、E五种类型。A型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从土壤、粪便、污水中均可分离到,产生的外毒素进入动物血液中,可引起动物肠毒血症。该病以急剧腹泻、排带血胶胨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为主要特征。2002年鞍山市动物园先后有4只梅花鹿死于魏氏梭菌A型。现针对梅花鹿发病前后经过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2.
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直接威胁到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存。促进经济低碳化发 展,管控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2021 年,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正式提出。长久以来,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 主要产业之一,管控畜禽养殖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对促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意义深远。本文在分析畜牧业养殖过程 中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制度和技术三个方面的措施,降低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以 促进畜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对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V2061株的保护效率进行评估,分别以常量、1/2剂量和1/4剂量免疫本动物并进行街毒攻击试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前2组在免疫4周后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的平均滴度分别为4.86 IU/mL和1.18 IU/mL,1/4剂量组的抗体滴度较低,平均滴度仅为0.36 IU/mL。攻毒后前2组的保护率为100%,1/4剂量组的保护率为40%,阴性对照组攻毒后全部死亡。对试验犬的脑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检测表明仅有死亡犬脑组织中有狂犬病病原存在。综上所述,狂犬病灭活疫苗PV2061株正常免疫剂量和1/2免疫剂量的强毒攻击保护率均在80%以上,阴性对照犬的死亡率高于80%,符合国际标准。本试验为灭活疫苗PV2061株的保护效率提供了试验依据,为其实际应用并投入生产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44.
《畜牧与兽医》2014,(11):6-9
研究非病毒载体多聚左旋赖氨酸(PLL)与猪干扰素α(PIFNα)重组质粒的聚合物PLL-pVAX1-PIFNα对PRRSV弱毒疫苗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猪干扰素α真核表达质粒pVAX1-PIFNα,并将此重组质粒在293T细胞中转染,经Western blot验证PIFNα在细胞上清中分泌表达;将pVAX1-PIFNα与PLL以适当的比例聚合后,联合PRRSV弱毒疫苗免疫动物,应用ELISA抗体试剂盒检测PRRSV抗体的水平。结果表明:联合聚合物PLL-pVAX1-PIFNα注射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说明PLL与pVAX1-PIFNα表达质粒的聚合,显著提高了pVAX1-PIFNα表达质粒联合PRRSV弱毒疫苗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采用微量中和实验的方法,对30日龄、45日龄、60日龄幼狐的传染性脑炎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0日龄幼狐的传染性脑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中和抗体平均效价为1:48.3;在45日龄断乳期该母源抗体平均中和抗体效价显著下降到1:18.3;在60日龄该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多数中和抗体效价低于1:2.9。实验结果表明,45-50日龄对幼狐进行传染性脑炎疫苗首免,能避开免疫空白期和母源抗体干扰,获得较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6.
动物蓝舌病是由蓝舌病毒(Bluetongue disease virus,BTV)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由库蠓传播,以晚夏及早秋发病率最高。主要侵害绵羊,牛和其它反刍动物为亚临床感染,需依靠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其监测与诊断技术包括病毒分离鉴定、间接免疫荧光(IFAT)和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ntigen Capture-ELISA)抗原检测体系;RT—PCR病毒RNA检测;AGID、Competitive-ELISA、血清中和试验(SN)或CF病毒抗体检验体系。目前只有弱毒苗已被商业化且在几个国家被有效的使用。  相似文献   
47.
黄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能够介导病毒与宿主受体结合以及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并研究了其免疫原性。按照大肠杆菌偏好性密码子对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核苷酸序列进行优化并合成后,克隆至pCold-TF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old-TF-optiEDIII。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蛋白能与鸭坦布苏病毒特异性血清发生反应。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LAB/c小鼠3次,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实E蛋白结构Ⅲ诱导了鸭坦布苏病毒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中和实验证实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鸭坦布苏病毒诊断抗原和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禽副粘病毒Ⅰ型抗原性差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排谱和血清学试验,对近年来分离到的鸡源、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以及经典的鸡新城疫病毒和鸽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差异进行了比较,证明近年来流行的病毒株的抗原性较经典毒株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49.
1抗体被中和 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或上次接种疫苗后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而过早进行接种或补种,疫苗被抗体中和。  相似文献   
50.
《山西林业》2010,(6):10-10
<正>2010年12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碳中和"林揭碑仪式在襄垣县举行。今年10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是中国政府首次承办的为传播低碳绿色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