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60篇
  31篇
综合类   892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824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91.
汉平 《新农村》2012,(1):42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在于肾气虚衰,而冬天恰是养生补肾的最佳时机。那么,冬寒时节应该如何补肾呢?药补食补法冬天气候寒冷,适于精气内藏,且消化吸收机能好。如果此时适当增加营养,服用一些滋补药膳则容易被吸收。  相似文献   
92.
李海燕 《中国蜂业》2005,56(6):33-34
蜂疗是人类利用蜜蜂及其蜂产品制剂进行人体医疗保健的一种自然生物疗法.将传统的中医针灸、中药治疗和现代蜂针疗法相结合,被认为是中医的一个分支,即中医蜂疗.自1992年王金庸教授在沈阳成立中国中医蜂疗学会以来,中医蜂疗进一步规范并展现了她独特的生命力.早就听说中医蜂疗事业上有一位杏林女杰韩巧菊,以一份爱心和对事业执着的追求,亲手挽救了无数被疾病困扰的患者,并以其高尚的医德在中医蜂疗界树立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3.
94.
众所周知,细菌和藻类是水体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菌体是由容历消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它营养物质所组成,是很好的营养价值完全的饵料,其消化率达83%。营养生态不同的各类动物的代表都不同程度地吃食细菌,但在滤食性和腐食性的动物的食料中,细菌的作用才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95.
北京顺义蜂疗所在《中国蜂业》2006年第8期刊登了“诚征加盟医疗点、共同开发健康路”广告,截止8月底收到反馈信息1857条。集中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现在提出中医蜂疗模式开发?中医蜂疗模式开发展开会给我国中医蜂疗事业带来什么结果?  相似文献   
96.
王孟林 《蜜蜂杂志》2007,27(11):17-18
寸口脉诊疗乃为中医传统速诊微针法.后经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归纳到生物全息律中,提出"第二掌骨侧诊疗法".因此,寸口脉诊疗法与第二掌骨侧诊疗法是统一的速诊法.  相似文献   
97.
《蜜蜂杂志》2007,27(11):18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加快医疗事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重大课题,给中医蜂疗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8.
龙胆泻肝汤为中医经典名方,源于清代汪昂《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当归、生地黄、木通、车前子、泽泻、甘草10味组成[1]。由于其疗效显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其药理学、毒理学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1药理学研究1.1中兽医药理论龙胆泻肝汤是以“凉肝猛将”大苦大寒的龙胆草为君,上清肝胆实火,下利三焦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臣以黄芩、栀子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除湿,使邪出有路;佐以生地、当归养血益阴,使祛邪不伤正,燥湿不伤阴,并用柴胡疏畅肝胆。综观全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不伤正,…  相似文献   
99.
牛脱膊是近期来我县耕牛外伤病最常见的一种,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主要是耕牛(劳役牛)摔跌或上下坡滑倒,或过桥、急走时脚陷隙洞中,或因角斗中互相碰撞引起肩胛骨脱下变位。症状患肢不敢负重,站立时弯曲或伸直轻轻放于前方。患肢有时发热、稍肿、疼痛,患肢肩骨部有掌大陷凹,患肢较健肢稍长,下端发麻带冷,步行时三脚走路,患肢拖地而走。背拱起,毛粗逆,全身抖动,食欲减退,白睛呈红色,卧地时不易起立,健肢多集于腹下。诊断牛患脱膊,其特征为三条腿走路,患肢稍长,肩部有掌大陷凹,发热肿疼,健肢肩部特别突起。治疗先行手术整复,用一条绳捆住健肢蹄踠…  相似文献   
100.
《农村养殖技术》2006,(21):49-49
人们的口味千差万别,酸、甜、苦、辣、成,各不相同。中医养生认为,为了健康,各种味道的食物都应该均衡进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