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281篇
基础科学   4篇
  44篇
综合类   780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84篇
园艺   131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培矮64S’ 在长沙、 海口、 南昌三地的育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同一的超级杂交稻在不同气候区域的育性表现,以不育系‘培矮64S’为材料,研究其在海南、湖南、江西3个气候区域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同一不育系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其敏感期存在很大差异,‘培矮64S’在湖南长沙敏感期在开花前的0~8天之内,既第Ⅶ期和Ⅷ期;在海南海口的敏感期处在开花前的13~19天之内.既第Ⅲ期和Ⅳ期;在江西南昌的敏感期处在开花前的15~20天之内,既第Ⅲ期和Ⅳ期.自然条件下,不育系‘培矮64S’在长沙,从2010年7月17日至10月7日不育度都在>98.0%以上,其他时段波动很大;在海口,从2010年5月11日至10月18日不育度均>99.5%,自交结实率均<0.5%,偶有波动;在南昌,从2010年7月12日至10月11日不育度都在>97.0%以上,自交结实在0.00%~0.85%之间波动.由此可见,在海南海口制种最安全,而且育性稳定时间最长,长达5个月.  相似文献   
982.
为了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和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及胚胎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方法,孤雌激活后在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TSA和5-Aza-CdR,比较其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0 nmol/L TSA处理24 h能显著提高孤雌胚胎的囊胚率及囊胚细胞个数(P<0.05),卵裂率无明显变化(P>0.05);30 nmol/L5-Aza-CdR处理48 h能显著提高孤雌胚胎的囊胚率(P<0.05),卵裂率与囊胚细胞个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在一定浓度条件下,TSA和5-Aza-CdR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囊胚率有显著促进作用,5-Aza-CdR处理对卵裂率、囊胚细胞个数的影响不大,但TSA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囊胚细胞个数,从而提高胚胎质量。  相似文献   
983.
以白掌品种‘维克’的茎尖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表面灭菌、茎尖诱导分化、侧芽增殖与生根培养条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0.1%HgCl2表面灭菌8min为宜;适宜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1.5mg·L-1,萌发率高,达86%。侧芽增殖培养基选择MS+BA2.0+KT0.2+NAA0.3为佳,增殖系数为3.58。‘维克’无根苗生根培养基以2/3MS+IBA1.5+AC0.15%+蔗糖3%最适宜,生根率为95%,适宜移栽基质为泥炭土和珍珠岩比例为10∶1的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984.
地膜覆盖栽培对夏薯‘龙薯24号’增产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薯‘龙薯2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地膜覆盖栽培对夏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可显著提高夏薯产量。覆膜栽培2年平均鲜薯产量为55.13t.hm-2,比CK增产22.9%;覆膜栽培两年平均薯干产量为15.92t.hm-2,比CK增产20.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覆膜栽培收获期甘薯块根干物质含量比CK下降0.7%,总淀粉含量比CK下降0.61%,品质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明确覆膜增产因素为覆膜栽培显著提高了单株薯块鲜重,降低了生长前期的T/R比值,提高了块根膨大高峰期的日鲜重增长速率。覆膜栽培生长过程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覆膜栽培为甘薯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根系发育,为块根的膨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覆膜栽培增效显著,每公顷可增加纯收入1.3万元。  相似文献   
985.
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辐射力,方便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文章通过问卷和访谈实地调查甘肃省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及满意度状况,深入分析影响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因素,并相应提出完善合作社内部机制、强化服务职能、加强规范管理等一系列对策建议。Although started lately,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in Gansu showed strongly vitality and driving force. They made small households joint with big market conveniently. The article deeply analyzed the influency factors on farmers’ participating in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which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farmers’ participation desire and satisfaction and correspondingly came up with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perfecting cooperatives’ internal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service function and standard management etc.  相似文献   
986.
为了探究McF3′H基因与花色苷之间的关系,以苹果属观赏海棠‘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ACE扩增,获得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基因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1 536bp,编码511个氨基酸,命名为McF3′H。McF3′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F3′H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对3种不同叶色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绚丽’和‘王族’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McF3′H表达量、花青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F3′H基因在3种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叶片中均有表达,常色紫叶类‘王族’叶片McF3′H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新叶有色类‘绚丽’和绿色叶‘火焰’,McF3′H表达量与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说明McF3′H在苹果属观赏海棠叶片花青苷代谢及色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7.
研究了密度和分蘖对超甜玉米‘晶甜8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甜8号'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穗长、鲜果穗重和分蘖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使‘晶甜8号’采收期提前,生育期缩短,但与分蘖去除与否无关.同一种植密度下保留分蘖导致鲜果穗重和产量下降、株高和穗位高增加、穗长和秃尖长变短,但差异不显著.‘晶甜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应在6.0万株/hm2左右,生产上不必去除分蘖.  相似文献   
988.
‘云光109’是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N95076S’与恢复系云粳恢7号组配而成.具有高产(9.0 ~ 13.97 t/hm2)、感稻瘟病(9级),抗白叶枯病(3级).米饭食口性好、米质优、经检测属优质软米杂交粳稻.2011年同时通过云南省和贵州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编号分别为滇审稻2011008号和黔审稻2011011号;2012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证.通过2008年至2012年‘云光109’大面积制种实践表明,‘N95076S’在湖北省仙桃市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16日至8月24日.此时阳光充足、温度高使其容易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且不育性稳定,确保了杂交种子的纯度,以此确定最佳播种期为6月4日.在仙桃‘N95076S’不育系在9月22日左右转换为可育,因此,对‘云光109’进行繁种需在7月14日播种,9月16日实现抽穗.同时,‘云光109’经过一季制种后,可以通过再生繁殖,实现一季播种制种、繁殖双季,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  相似文献   
989.
[目的]分离白木香的叶片、树干、果实和花等部位中的洋芹素-7,4’-二甲醚(7,4’-二甲氧基-5-羟基黄酮),并检测该化合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方法]以经济林木白木香的叶片为原料,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目标化合物,并在pH3.0和7.0条件下检测该化合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结果]适合分离洋芹素-7,4’-二甲醚的溶剂体系是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1.5∶1.5∶1,V/V/V/V),用该溶剂体系成功分离得到纯度为98.31%的洋芹素-7,4’-二甲醚。pH3.0条件下洋芹素-7,4’-二甲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12.40%;pH 7.0条件下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8.72%。[结论]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成功从白木香叶片中分离到洋芹素-7,4’-二甲醚;洋芹素-7,4’-二甲醚是白木香叶提取物清除亚硝酸盐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90.
刘畅  姜松  邹宪芝  赵桂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24-10225,10231
以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为理论基础,通过Gaussion03程序,应用密度泛函中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下,对2,2’-联吡啶基嘧啶桥连Cr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系统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同时,比较了配合物的几何构型、红外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该研究对有关联吡啶基嘧啶桥连Cr配合物的开发与利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