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71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12篇
  119篇
综合类   466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451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随着现代集成电路的发展,高速串行JESD204B协议及高速ADC令射频直接采样成为可能。本文对L波段数字接收机的直接射频采样进行研究,基于新型ADC器件AD9625,提出与支持JESD204B软核的FPGA协同工作的设计方案,在硬件设计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分别支持在ADC内进行下变频、抽取、滤波或在FPGA内部进行此项工作。两种方式均属数字处理,在处理不同回波信号时可通过软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2.
首先利用采样定理论述传播的波必须是一段信号,而不是1个点信号。用邻近点的位移关系,约束波不向两侧传播,以及得出波向前传播,而不是向后传播。把波遇到窄缝的过程分为散射、衍射和底根三个部分,当缝特别宽时,只有底根和散射过程,处于两侧向外传播的波,受到内侧波的约束,散射能量较少。当缝较窄时,出现衍射,这是由于散射点相遇而形成能量比散射强的波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正>长期以来,果树生产上普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但是化学农药存在着污染环境、使害虫产生耐药性等诸多无法克服的弊端。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与食品安全的今天,微生物农药以生产工艺较简单、开发费用较低、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害虫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发研制各种微  相似文献   
34.
电站机电设备事故前其参数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系统动态响应计算原理,由事故前的参数动态采样计算,为避免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一种事故预报算法。  相似文献   
3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是评价桑椹鲜果品质的重要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实时无损地检测桑椹鲜果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首先用手持式Micro NIR1700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桑椹的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法建立桑椹鲜果SSC预测模型,并用随机蛙(Random-frog)和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2种方法筛选出最优波长变量,提高PLS模型预测精度。经过1阶求导(1stDer)、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均值中心化(MNCN)相结合预处理后的全波长光谱PLS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校正集与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平方(R2)分别为0.916 1和0.925 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85 8°Brix和0.654 3°Brix。相较于Random-frog法,用CARS方法优选出19个波长变量,所建PLS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校正集与验证集的R2分别为0.933 2和0.943 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82 0°Brix和0.582 8°Brix。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手持式Micro NIR 1700型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用于现场对桑椹鲜果SCC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36.
大量研究表明, 乙烯可激发植物对死体营养型真菌的抗性, 但我们前期研究发现, 乙烯合成前体ACC可提高小豆对活体营养型真菌——锈菌的抗性, 为初步明确其机制, 本研究分析了ACC处理对小豆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的影响, 结果表明, ACC处理显著提高了乙烯合成基因VaACS1及信号通路关键基因VaEIN2?VaEIN3?VaERF5的表达水平?此外, ACC处理后再接种锈菌, 小豆锈病的发病程度显著降低?对接种锈菌后不同时间VaPR2和VaPR4的表达分析表明, 相比ACC处理后不接种对照, ACC处理后再接种锈菌的处理, 接种后1~5 d这两个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 与水处理不接种锈菌相比, 水处理接种锈菌5~8 d后VaPR2和VaPR4的表达量虽显著上调, 但应答时间较ACC处理滞后, 且总体表达水平低, 表明ACC激活乙烯通路进而诱导防卫反应基因上调表达是其诱导小豆抗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培育屠宰性能好、体脂含量低的畜禽新品种是畜牧产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向,但始终缺乏对畜禽体成分进行精准活体测定的技术手段。生物电阻抗测量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来提取生物体信息的检测技术,具有无创伤、测量快速、相对测量成本低、使用安全、操作简便、获得结果可重复性高和反映信息丰富,可获得不同组织的不同电信号及对应的表型信息等优点,在畜禽体成分活体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生物电阻抗在畜禽胴体分析、体成分活体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总结了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在智能畜牧生产上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和发展前景,以期进一步推进该技术在畜牧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日本精准农业研究与开发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精准农业以减轻环境负荷、增加产量为目标。正在给农业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日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其特殊性,自1998年农林水产省启动开发项目“日本式精准农业”以来,一些大学与企业合作进行了不少基础性研究。为此。介绍了日本精准农业理念及研究情况.对我国发展精准农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基于GIS的精确农业合理采样与施肥间距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GIS软件平台下对采样点进行行列删减,人为减小采样密度,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制作养分分布图,并与原始采样方案进行形状和面积对比,选取合理的删减方案作为土壤养分的合理采样方案.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合理采样间距分别为64 m×51 m、32 m×76 m和32 m×25 m.为综合考虑多种养分,提出3条综合采样测土原则.提出了调整施肥间距的实现方法,自动变量施肥宜采用"大网格采样、小网格施肥",手动变量施肥则宜采用"小网格采样、大网格施肥".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研究土壤采样间距.  相似文献   
40.
热电偶是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播器具有性能稳定、测量范围宽、构造简单及易于使用等优点。为此以这种传感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超限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