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5篇
  免费   776篇
  国内免费   2979篇
林业   77篇
农学   2995篇
基础科学   773篇
  2887篇
综合类   7295篇
农作物   1633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795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622篇
  2016年   702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906篇
  2012年   998篇
  2011年   896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847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4篇
  1962年   9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2014和2015两年度利用Burkar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监测了高感小麦白粉病品种京双16种植区和中感品种众麦2号种植区田间空气中的病菌孢子浓度变化动态,同时利用小型气象站监测了田间的气象因子,通过分析京双16和众麦2号种植区空气中孢子浓度与空气温度、湿度、降雨、风速和太阳辐射率的相关性,发现空气中的孢子浓度主要与空气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348 3,P0.05)。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田间病情与调查日期前累积孢子浓度、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前一周累积孢子浓度和当周累积孢子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中感品种众麦2号田间病情与累积孢子浓度的关系均呈指数关系,其中田间病情与调查日期前累积孢子浓度或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而感病品种京双16的田间病情与累积孢子浓度多呈对数关系,其中病情指数与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春”小麦不同缺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90A型DNA扩增仪,对7个中国春小麦缺体核DNA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中国春小麦缺体核DNA的RAPD产物可分为二种类型:(1)所有供试材料均能扩增出的片段,代表了核DNA在进化上的保守性。有一个引物检测到这类片段。(2)全部供试材料间存在的差异片段,这类片段是用来基因定位的主要依据。另外,建立中国春小麦缺体系统的RAPD指纹图谱对研究小麦的系统进化也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麦棉套种对预留棉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东西行向、预留棉行为100cm的三二式麦棉套种方式研究表明,在小麦抽穗后的麦棉共生期间,预留棉行上的平均光合有效辐射仅为一熟棉田的50%~80%,株高低和叶片枯黄时光照削弱较小;在麦棉间距相同的情况下,北行棉花接受的PPFD较多,而正午前后南行棉花易受荫蔽,南行棉花适当北移,保持麦棉间距在30cm以上,降低小麦群体株高,防止小麦旺长,起垄种棉,都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104份普通小麦(Tritium aestivum)及其近缘种属材料puroindolines蛋白(包括PinA和PinB)的初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Urea-SDS-PAGE凝胶系统用于此蛋白的分离和检测。结果表明,和普通的SDS-PAGE相比,可以清晰地分开PinA和PinB,分辨率较高,检测效果较好。改进的凝胶系统也可用于其它蛋白,特别是小分子量且等电点和分子量相近蛋白组分的分离和检测。在所分析的材料中,普通小麦的PinA和PinB蛋白变异较丰富,斯卑尔脱小麦(T.aestivum ssp.spelta)、密穗小麦(T.aestivum ssp.compactum)、西藏半野生小麦(T.aestivum ssp.tibeticum)和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中未发现变异;野生二粒小麦(T.turgidum var.dicoccides)、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mm)未检测出puroindolines蛋白。  相似文献   
105.
为获得一种适宜我国现代农业推广与发展的小区小麦育种机械设计方案,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对拟研发的小区小麦育种联合收获机进行原理方案设计。从系统的功能出发,通过形态学矩阵法确定收获机的4个优设计方案,并依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选定了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6.
不同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以豫麦6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的冬小麦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常规灌溉方式相比,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冬小麦的穗粒数、籽粒质量及产量分别增加了5.5356%、7.5489%、7.7454%,但穗数减少了0.4302%。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产量与穗数、穗粒数以及籽粒质量均正相关,但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的相关系数较常规灌溉方式大。一体化垄作灌溉有利于改善农田小气候、发挥作物的边行优势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7.
Harvesting, handling and transporting quails to the slaughterhouses, other farms and laboratories might covertly reduce their welfa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wo major sources of energy in poultry nutrition on reducing transportation stress in Japanese quail (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 Male quails (n = 60)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was fed corn‐based diet, and the second was fed wheat‐based diet supplemented with xylanase and phytase.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day 35), quails were subjected to 80 km of transportation. Immediately on arrival and after 24 h, heterophil counts, lymphocyte counts and H:L ratios were measured. On arrival, H counts were lower, L counts were higher, and H:L ratios were lower for corn‐fed group. After 24 h, wheat‐fed group showed lower increment of H counts, greater increment of L counts and also decrement of H:L ratios rather than corn‐fed group which showed increment of H:L ratios. However, these ratios were still lower in corn‐fed group.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rn‐based diets can help Japanese quail to better resist transportation stress, although it seems that feeding wheat‐bas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xylanase and phytase could have positive effects for coping better with stress after journeys.  相似文献   
108.
为评估引起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对氰烯菌酯的抗性风险,对5株敏感菌株进行了室内药剂驯化,获得33株抗性突变体,突变频率为16.5%,其对氰烯菌酯的抗性水平范围为7.39~1 665.76倍,3株表现低抗,4株表现中抗,26株表现高抗;发现在myosin-5基因上存在11种抗性突变类型,其中217位的丝氨酸突变为亮氨酸(S217L)、420位的谷氨酸突变为赖氨酸(E420K)和135位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A135T)为主要突变类型,其比例分别为45.5%、15.2%和9.1%。S217L型抗性突变体的产孢量显著下降,菌丝生长速率和致病力与亲本菌株无显著差异。E420K型抗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和致病力显著下降,产孢量与亲本菌株无显著差异。A135T型抗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与亲本菌株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假禾谷镰孢在药剂选择压力下易形成氰烯菌酯的抗性群体,对氰烯菌酯存在中到高等的潜在抗性风险,其myosin-5的点突变与其对氰烯菌酯的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9.
于2019—2021年采用再裂区设计,设置氮肥、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3个因素,主处理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 kg·hm-2和300 kg·hm-2,副处理设2个生物炭水平:0 t·hm-2和7.5 t·hm-2,副副处理设2个脲酶抑制剂水平:0%和2%,共20个处理,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以及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较不施生物炭处理分别增加4.4%和2.9%、2.3%和3.0%、25.8%和13.5%、4.9%和6.1%、4.5%;氮肥单独配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且氮肥和生物炭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施用脲酶抑制剂显著增加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分别提高1.5%和3.0%;氮肥单独配施脲酶抑制剂可提高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但氮肥与脲酶抑制剂无显著...  相似文献   
110.
为持续控制小麦叶锈病及促进小麦的抗叶锈病育种工作,2019—2020年自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采集自然感叶锈病的小麦病叶,经分离获得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利用43个小麦叶锈病鉴别寄主材料对其致病类型进行鉴定,并对其毒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70份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中共鉴定出67个致病类型,主要致病类型为THS、SHJ、PHS和SHS,出现频率分别为8.8%、7.6%、5.9%和5.9%。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的单孢分离物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10、Lr12、Lr22a、Lr22b、Lr29、Lr33、Lr35和Lr36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超过90.0%,而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9、Lr24、Lr25、Lr28、Lr38、Lr40、Lr41、Lr42、Lr43和Lr13+3ka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小于10.0%。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显示,3个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对抗叶锈基因Lr1、Lr2a、Lr3、Lr14b、Lr18、Lr21、Lr26、Lr27+31、Lr32和Lr37的毒力存在显著分化。浙江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少的毒性因子(4.73)和毒性值(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