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8篇
  3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从塑件分析、工艺分析、结构设计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常见塑料三通注射模的设计过程。该模具可实现塑件自动卸料,降低了操作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给出了模具设计装配图、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参数及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52.
针对现有苎麻剥麻机操作强度高、工作安全性差、作业工效低,特别是多滚筒直喂剥麻机存在苎麻梢部和基部末端麻骨剥离不干净、剥麻滚筒易缠绕等问题,提出了集压、刮、打、夹和梳等多道剥麻工序于一体的苎麻自动剥麻机技术方案,并对苎麻自动剥麻机进行了设计与试验。该机不需人工反拉剥麻,可实现连续剥麻,解决了苎麻尾端剥麻不干净、剥麻滚筒缠绕、杂质含量高等问题。整机原麻生产率58 kg/h,鲜茎出麻率6.3%,原麻含杂率1.32%,达到二等苎麻纤维标准,可加工的苎麻茎秆长度≥800 mm(去叶)。   相似文献   
53.
丘陵区水田整治中的表土剥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研了安徽省现阶段土地整治工作,分别从水田的特征、表土的影响、剥离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丘陵区水田表土剥离的内涵;提出了丘陵区水田表土剥离的田块归并原则、参照剥离原则和“点对点”等原则,并根据丘陵区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特点,设计标准田块,制定水田内部规划和确定剥离单元划分;同时选择适宜的表土剥离机械,提出了条带剥离递进回填的表土剥离工艺,减少表土剥离土方量、增加耕地的水田表土剥离技术.  相似文献   
54.
针对新疆建设兵团以及我国残膜所面临的现状,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地膜回收机技术与装备的特点,综合考虑农艺要求,研制出了梳齿滚筒式残膜回收机。本设备创新性地运用了片状捡膜齿和梳齿式脱膜装置,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作业速度为3~7km/h,工作深度50~80mm,生产率135~315hm2/h,适用时段为春播前或做秋后处理,而且该机结构简单、动力消耗少、使用维护方便,符合农户的要求,适合在兵团大面积推广,将为兵团以及我国的"绿色农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5.
目的测定多维元素片中锌、铜、铁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结果与结论在pH2.5HCl底液中测定Cu,浓度范围在0.25-200μg/L,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7%;在0.05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H4.0)+4.3×10^-4mol/L CdY溶液中测定Fe和Zn.本法对Zn,浓度范围在0.16-75μg/L,r=0.9977,平均回收率为104.1%,RSD为2.7%;对Fe,浓度范围为2~7μg/L,r=0.9977,平均回收率为105.5%,RSD为1.8%.  相似文献   
56.
黑土地保护与秸秆富集深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吉林省黑土地保护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特别介绍了秸秆富集深还技术模式及其优点、适用条件和实施效果。我国黑土是世界上四大黑土区之一,吉林省的黑土区(软土)为8.63万km~2,其中发生学分类的黑土为1.1万km~2,分别占全国的32%和15%。黑土退化的主要表现是黑土"变少了""变薄了""变瘦了",其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和不当耕作。黑土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合理耕作和秸秆深还来形成深厚、肥沃、健康的耕作层和亚表层;对于不可避免的建设占用耕地实施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同时尽快完成城市边界、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生态边界的"三界"划定,保护黑土资源。就秸秆深还而言,提倡机械化秸秆富集深还,即将玉米秸秆粉碎并富集到一个条带后,以风力注入的方式埋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的技术模式。其优点是土层顺序不变,并可2~4倍量富集秸秆,达到连年条带轮耕深还秸秆的目的,彻底解决秸秆焚烧和土壤培肥之急需。  相似文献   
57.
为提高对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认识和全面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从法治体系建设、政策制度建设以及国家层面工作部署和地方层面探索创新等方面,综述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实践情况,指出了当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法治体系、探索创新激励机制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中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中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研究现状,提出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方向.运用文献调研法,剖析中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在类型、土壤调查评价、剥离、储存和回覆等技术环节,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现阶段中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研究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对象主要为试点市县和部分单独选址项目;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暂无统一遵循的规范程序和技术体系,各技术环节均缺乏标准提炼;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暂未形成规律性总结.今后中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研究重点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程序,制订实施的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吸收国外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有益经验,探索在中国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食生产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9.
用微型DPSA-1仪结合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以微分电位溶出法对茶叶中的铅、镉、铜进行同步快速检测。优化的试验参数如下:Hg2+浓度为3×10-4 mol/L,支持电解质为1.5 mol/L pH4.0的氯化铵溶液,富集电位-1.1 V,终止电位-0.2 V,富集时间200 s。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检测结果在20~840μg/L(相当于茶叶中铅含量为1~42 m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铅的相关系数为r=0.99749,检出限为1.12μg/L(S/N=3);镉的相关系数为r=0.99740,检出限为1.09μg/L(S/N=3);铜的相关系数为r=0.99612,检出限为1.23μg/L(S/N=3)。研究了检测过程中存在多种干扰离子对于铅、镉、铜检测的干扰情况。试验所得检测结果与国标检测法进行t检验,无显著差异。比较常规的检测技术,微型DPSA-1型仪结合SPCE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步检测茶叶中的铅、镉、铜,是更加经济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可实现样品的高比例筛检,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类型食品和环境样品中铅、镉、铜的同步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0.
表土剥离可识别土层的量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设占用耕地,进行表土剥离再利用是目前保证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该文对表土剥离中可识别土层的概念及相应的量化指标进行相关研究。得出:可识别土层包括耕作层(A)和犁底层(Ap);一般情况下,当可识别土层厚度达到25cm以上,且满足以下条件:没有受到污染、表土石砾含量小于10%、质地非松砂土、紧砂土及土壤可溶性盐含量(EC值)小于4 ds·m-1,即可认定该土壤可以剥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