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7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575篇
林业   871篇
农学   931篇
基础科学   229篇
  1245篇
综合类   2319篇
农作物   325篇
水产渔业   485篇
畜牧兽医   607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49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RS和GIS的郑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选用1995年、2000年、2007年3期的TM图像,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郑州市1995-2007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过程,并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12 a间,各土地类型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都在增加,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也呈上升趋势.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以后的14 a内(2007-2021年)研究区内耕地将进一步减少,但减少的幅度将逐渐减小;林地总面积也将减少,但草地的面积将变化不大;城镇用地将进一步继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将放缓;水域面积将继续减少.  相似文献   
992.
不同砧木对藤稔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少毛变叶葡萄191(LDP-191)、LN33、巨峰为砧木,藤稔为接穗,利用CI-31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在自然条件下藤稔葡萄3种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胞间CO2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嫁接苗与自根苗在晴天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且3种嫁接组合的净光合速率明显比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高;藤稔自根苗的日均气孔导度明显高于藤稔/LDP-191、藤稔/LN33;不同砧木嫁接的藤稔葡萄光合特性有明显差异,而LDP-191砧木与自根苗相比除净光合速率外其他光合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LDP-191砧木对藤稔葡萄是较好的砧木。  相似文献   
993.
利用长系列雨量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年降水量的多年变化,并对1956~2005、1956~1979、1971~2005、1980~2005年等短系列年降水量的系列代表性作出分析评价,为合理选用水文系列提供依据。对白杨河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对29份莜麦种质的13个植物学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倒伏性状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2.62%,其次为叶宽(27.85%)、有效分蘖数(15.31%)、茎粗(14.56%)、花序长(14.30%)、芒长(12.54%)、花序宽(11.89%)、千粒重(11.13%),而节长、株高、叶长、种子长和宽变异系数较小;各性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株高和茎粗、倒伏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506、-0.481;花序长和宽的相关系数为0.848;种子长度和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0.618);植株越高,其茎节特征表现细长,叶片宽大,易倒伏;芒越短,产种性能越高,籽实也更饱满.聚类分析表明,不同莜麦种质可划分为3个类群,即饲用型、粮用型、资源型.  相似文献   
995.
以2个高粱(Sorghum bicolor L.)亲本纯系及其F1杂交种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方法,对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遗传和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本纯系的大部分胞嘧啶甲基化位点稳定遗传给其F1杂交种,但3.94%的位点表现出了变异,即未从亲本遗传给杂交种,并通过Southern杂交方法进一步验证了杂交种和纯系亲本间的DNA甲基化模式的遗传和变异.  相似文献   
996.
帽儿山地区10年生白桦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10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种源试验林14个种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种源4个性状的遗传参数比较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东方红、帽儿山和乌伊岭种源为优良纤维材种源,其纤维素质量分数遗传增益分别为5.29%.9.96%和2.85%,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26%,38.07%和36.96%。各种源性状与对应的地理气候因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主要受温度和日照的影响.即白桦生物性状的地理变异的实质是对温度和日照时间的高度适应。聚类分析将14个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种源区、辽东种源区和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种源区。  相似文献   
997.
揭示全国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主产区种质资源形态变异规律,为选育鱼腥草优良品种提供依据。对23个种源鱼腥草叶片、花、果实和地上茎等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各性状间及它们与地理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鱼腥草叶片形态、植株花果数、果序长度、果序直径、果柄长度、蒴果数、种子数、株植株高度和地径等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叶片形态和植株花果数变异最大,植株高度和种子数次之;形态特征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根据形态特征可将不同种源鱼腥草划分为2个类型;2个类型在主要挥发油成分、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及生理等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鱼腥草种质资源在形态、化学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为鱼腥草种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巨大潜力。图1表4参6  相似文献   
998.
青钱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11个种源1年生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青钱柳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初步筛选出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高的优良药用种源。黄酮类化合物各成分用液相色谱测定.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钱柳叶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紧密相关.其中山奈酚质量分数高于槲皮素和异槲皮苷。研究的各种源中,安徽歙县和广西资源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6.770和6.494mg·g^-1,安徽舒城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最低,仅为1.230mg·g^-1;以经纬度为自变量。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因变量进行趋势面分析,青钱柳叶中山奈酚质量分数呈经纬度双向变异.但其变化幅度随经度变化幅度不如纬度变化大,其表现出以108°E和27°N交叉区域为中心向东西递增、向南北递减的趋势.而槲皮素和异槲皮苷质量分数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青钱柳黄酮类化合物较高的优良药用种源为安徽歙县和广西资源种源。图4表3参15  相似文献   
999.
2种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日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ITC-201A空气负离子浓度测试仪对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姥山林场柏木和杨梅2种植物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以其结果来评价树种对环境空气负离子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杨梅和柏木群落的环境空气负离子含量较高,达到了1889.53个/cm^3和1305.70个/cm^3,最大值分别达到了5869.50个/cm^3和4573.50个/cm^3,2种植物群落的环境空气负离子含量均超过了具有保健功能的负离子含量的标准,可以作为构建游憩保健园林的供选树种;2种植物群落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在白天内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即在测定时间内,早晨(9:00)和傍晚(17:00)前出现了2个波峰,11:00~16:00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环境空气的负离子浓度平均值、最大值,还是瞬时值,杨梅对环境空气负离子的贡献都明显高于柏木群落。  相似文献   
1000.
彝药海枫藤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海枫藤在野生状态下的生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以成熟的野生海枫藤植株为材料,利用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和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结果]海枫藤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 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的日变化均与光强有关,其中,Fv/Fm、ΦPS II、qP的日变化随光强变化呈单谷曲线,NPQ及E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0-650μmol/m2s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范围内,ETR随光强增加而增大,之后随光强增加明显下降;NPQ随光强增加而增大,ΦPS II、qP随光强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高光强不利于海枫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